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夯实依法治州工作基础——阿坝州“六五”普法工作概况

阿坝日报 2015-10-27 14:08 大字

2015年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为检验“六五”普法工作成果,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9月9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道平率省“六五”普法检查验收组对阿坝州“六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州委书记刘作明陪同检查并出席汇报会,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主持汇报会。检查验收组一行,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阿坝州“六五”普法工作的组织实施、完成情况、成效进行了认真检查评估,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自2011年全州全面开展第六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以来,州委、州政府切实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建设“法治阿坝”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深抓具体,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州情实际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路子,为全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加强普法工作保障

坚持围绕“法治阿坝”目标构建普法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了纵向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横向由部门“一把手”负责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一)强调普法规划到位、责任明确。

制定实施《阿坝州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州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了“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为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全程强调“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定部门、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进一步落实部门普法依法治理的主体责任,普法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

(二)做到考评机制完善、督查有力。

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政综合目标管理,以依法行政和“法治阿坝”创建工作为重点,细化考核指标、强化督查指导。例如,九寨沟县、黑水县和茂县分别将目标考核分值提高到10分和20分,有力推动省级法治县创建工作;汶川县将目标考核分值定为部门5分、乡镇3分。同时,为有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州各级人大、政协纷纷围绕“六五”普法中期执行情况等专题,组织开展检查视察和工作调研71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促进了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州、县司法行政部门适时对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着力建设强大队伍、落实保障。

注重在狠抓基层普法骨干培训、提高法治宣传队伍能力素质的同时,挑选政法部门退休人员组建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全州建立普法宣讲团24个,落实宣讲骨干587人、基层乡村普法员5335人,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532人,为全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州级按应普对象人年均1元、县级按应普对象人年均2元的标准拨付普法经费。2011—2015年,全州累计拨付普法经费1103.34万元,其中各县拨付819.56万元、州本级拨付283.78万元。

二、坚持创新形式、拓展载体,加快培养群众法律信仰

在坚持发挥主阵地和主流媒体作用的同时,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不同对象的特点,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努力实现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和引导各族群众弘扬法治精神、建立法律信仰,不断扩大普法效果。

(一)积极拓展普法阵地,推动普法工作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

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在继续办好阿坝州电视台《阿坝法治》和各县电视法治宣传栏目、阿坝日报“司法行政宣传专版”、“阿坝州普法网”等宣传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设阿坝司法行政微信号和单位、个人微博、藏文语音手机报等新媒体,不断增加新渠道,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加快构建多形式推进、立体化覆盖的法律传播体系。目前,阿坝藏文语音手机报平台,每周1期,向21万多僧尼和群众宣传法律知识;黑水县外出务工人员法治宣传短信平台,联网5000余人,每2天向外出务工人员发送1条法律知识短信。

(二)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推动法律知识从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

充分考虑到广大群众生活、生产习惯和文化素质状况,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方式。注重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符号,制作藏汉双语普法产品,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2013年以来,全州共制作以“吉祥八宝图”为背景,以法治精神为内容的藏汉双语法治宣传挂历27300本、年历7万张。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大力鼓励唐卡、祥巴、藏羌刺绣、格萨尔说唱、南坪弹唱等民族民间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同步建设了一批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亮点工程,寓法治于新闻事件、典型案例、文化娱乐和百姓生活。5年来,全州开展法治文艺演出900余场次,有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全领域。

(三)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普法工作从普遍化向个性化转变

注重分类施教,针对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普及不同的法律,如对私搭乱建严重的群体要着重宣传《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对滥采乱挖的地方要着重宣传《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对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重点宣传《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5年来,全州共分类编印各类普法读物293类,1673773册,其中双语383500册,普法宣传品203500件。同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建议征询活动,主动向各级各部门征求法治宣传形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基层群众征求法律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5月,金川就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普法考试、目标考核、法治宣传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建议,丰富了工作内容和形式。

三、坚持突出重点、延伸触角,纵深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把“法律七进”作为普法工作的有效路径,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民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使法治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

(一)着眼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集体学法、普法考试规范化、制度化,州委书记依托“阿坝大讲堂”开展“法治阿坝建设”专题辅导,示范带动44名州级领导和1160名县级干部到联系点讲党课、作辅导;州委中心组先后18次专题学法,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法制办农林城建法规处处长李向兵等专家开展法律法规专题辅导5次;各县委中心组和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坚持每季度集中学法1次,每次一个专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州委常委会、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州政协主席会议坚持每次会前集体学法制度,务求提升依法立法、依法监督的水平和能力。深入推进公务员学法活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党校培训计划,抓好初进公务员学法工作,结合“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大型法律讲座,公务员受教育面达98%。坚持干部职工普法考试制度,组织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67688人次参加法律知识,参考率达95%,合格率达98%。5年来全州共开展“法律进机关(单位)”活动3551次,受教育人数188546人次,举办法治讲座823期,接受培训8967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71333份,解答法律咨询11380人次。

(二)着眼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趣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普法教育宣传,做到了法治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达到了“师资、教材、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着力配备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针对性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支持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深入开展“大手牵小手”、“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宣传教育格局。制定县级中学“六五”普法课程表,松潘等县专门规定初中5课时,高中12课时,高三6课时的法治课程。5年来,全州共建立16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2061次,受教育人数33422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8584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8423人次。

(三)着眼建设和谐平安基层,深入推进“法律进村社”活动

深入推进农村普法“三个一”工程,切实加强农牧区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全州所有村(社区)均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设立一个法治宣传专栏,确定了2名以上的普法员,其中九寨沟等县的农村普法员达到每村5—7人。切实加强对村“两委”会干部和“法律明白人”培训,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村务的水平,全州共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06283名;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千村”活动,145名律师免费与772个村委会签订法律顾问协议,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在牧区因地制宜组建藏汉“双语”联合宣讲团、“关爱草原母亲”姐妹宣讲团、马背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5年来,全州开展活动8028次,受教育人数983878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55626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4493人次。

(四)着眼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加快推进“法律进寺庙”活动

大力推行依法治寺、以戒管僧,僧尼持戒守法,推进法律进寺庙僧舍。制定施行《阿坝州宗教事务条例》《阿坝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暂行办法》,编印双语版《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活动读本》《阿坝州宗教法规和藏传佛教教规戒律汇编》,确保寺庙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组建法律宣讲小组、高僧大德宣讲团等,采取集中讲解、上门教学、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僧尼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开办夜校、党校培训等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民族宗教干部讲解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各乡镇(场)、寺庙管委会(所)干部职工和村级六大组织成员依法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水平。在建立健全寺庙书屋、法治宣传栏的基础上,建立寺庙“律师义务服务团”,开辟阿坝藏文语音手机报、“微法律”法治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途径,通过“以案说法”、知识竞赛、播放专题片等形式,把简单说教转化为参与互动,增强了普法的吸引力和实效性。5年来,开展法律进寺院活动1955次,受教育僧侣174159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1044份,解答法律咨询5277人(次)。

(五)着眼促进旅游科学发展,深入推进“法律进景区”活动

紧扣提升游客法律意识、保护游客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兴旅”进程。抓好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接受公众监督,继续深化旅游诚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在全行业印发《关于开展“法律进景区”宣传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法律进景区”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力量深入宣传《阿坝州实施〈四川省旅游条例〉的变通规定》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和游客的法律意识。在旅游景区门口、景区酒店等地方设置《旅游法》宣传温馨提示,发放和张贴《旅游法》相关宣传标语、宣传画报等宣传资料12.2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912人次,倡导“文明出行、依法维权”。九寨沟管理局、黄龙管理局等利用旅游淡季,聘请法律专家为职工、景区居民上法治课,同时在景区每个居委会建立法治宣传教育辅导站,并配备1名普法宣传员,整合力量提高社区普法工作水平。同时,切实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引导游客理性消费,企业诚信经营。5年来,全州共受理旅游投诉212件,办结200件,办理回复书记州长信箱37封。

(六)着眼推动依法诚信经营,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

坚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企业依法治理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素养,努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和企业法律体检活动,不断加大对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深入开展“送法进工地”法治宣传活动,强化了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全面防止和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5年来,共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1160次,对47019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220043份,解答法律咨询5213人次。

(七)着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推进“法律进医院”活动

坚持以形成知法守法、依法行医的法治环境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增强医院职工特别是干部的法治观念,以此推进医院民主与法治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医。制定《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的通知》,创新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有效提高全州医务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及依法行医能力。指导建立医院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制度,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医务工作者每年学习法律知识在20学时以上。在医院开设法治宣传专栏或法治园地,强化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医患双方依法维权的能力显著提高。充分发挥阿坝州医疗纠纷调解中心作用,引导医患双方当事人依据事实和法律解决纠纷。大力推行医院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的法律服务职能,运用法律手段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难题。近两年,全州共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360次,受教育5722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6217余份,解答咨询1471人次。

四、坚持普治并举、注重实践,全力推进依法治州进程

注重把普法工作融入到依法治理的具体实践,以解决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普法实效、增强普法活力,有力推进阿坝依法治州进程。

(一)着力夯实法治基础

加强民族立法工作,启动《阿坝州藏族羌族语言文字条例》《阿坝州实施〈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变通规定》等法规制定工作,颁布实施《阿坝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和《阿坝州城乡基础设施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1件,地方立法工作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完成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梳理工作,编制完成行政许可项目目录412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58项,调整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11项,州、县两级57343项行政权力已全部录入行政审批运行平台,限时整改依法行政突出问题60余件。突出源头预防,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完善州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规定,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扎实推进县、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看守所和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试点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标准化法律援助工作站33个,全州划定网格999个,录入刑释解教、社区矫正、重点青少年和吸毒人员信息,组建专兼职群防队伍,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依法治理突出问题

紧紧扭住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突出问题这个关键,抓住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坚,切实将法律权威树起来、将守法规矩立起来。依法化解“两类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农房重建、牧民定居两项贷款逾期、电力设施破损等社会问题,稳步推进“依法收贷”和“依法治电”,收回农房重建、牧民定居“两项贷款”8625万元,破获盗窃电力设施及窃电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消除电力建设隐患446项,并举一反三,狠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三类不良贷款”问题,及时收回本息816万元。依法调处社会矛盾纠纷。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作为全民守法的重要抓手,依法开展信访工作,建成纵向联通省、州、县、乡和横向联通91个州级部门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1858个,民意表达、矛盾调处渠道更加畅通,今年,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45件,化解率71.6%。

(三)强化基层法治创建

把开展基层法治创建作为推进依法治州、建设法治阿坝的重要载体。制定下发基层法治创建指导意见,在全州纵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乡镇”“法治县”创建活动,横向开展“学法用法机关(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企业”“文明和谐寺庙”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同时,对全州行政村、社区、乡镇法治建设基础情况进行摸底,评估出好、中、差三类,分类分级、层层申报,动态管理、动态考核,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法治示范校8个,九寨沟县被评为全国法治示范县创建先进单位、茂县正申报省级法治示范县,全州51个行政执法单位被命名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单位,12户民营企业作为2015年度四川省民营企业“诚信守法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对象。

当前,阿坝州“六五”普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下,通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亮点纷呈、实效明显,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州发展、民生、稳定工作大局。但全州普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普法工作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边远村寨、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法治宣教不够到位;法治宣传队伍稳定性有待加强;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复杂化,一定程度增加了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任务和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阿坝州将在“七五”普法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更加重视普法依法治理,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形成合力,进一步健全分工负责、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协调共进的“大法宣”工作格局,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推动全民全社会主动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二是更加重视破解工作难点,瞄准基层、面向群众、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深沟远寨、边远牧场的普法宣传力度,有效消除普法工作“盲点”。三是更加重视普法队伍建设,首重政治、强调能力、夯实基础,进一步配齐配强乡镇司法助理员,多措并举加强对普法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骨干队伍。

新闻推荐

让农村成乡亲们的“梦工厂” ——记九寨沟县返乡创业者毛海平和李长江

■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周严国罗依乡两个“疯子”的故事,因九寨沟县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发展,最近成为远近群众谈论的焦点。经过多方打探了解,记者获悉,原来大家所说的“疯子”,正是九寨沟县现...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