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 ——九寨沟县唱响***三部曲

阿坝日报 2015-08-19 14:14 大字

■周晓喻孙燕妮李刚

“未来6年整合不少于6个亿的涉农和民生方面资金,全力攻坚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用4年时间开展集中攻坚,每年完成12个贫困村486户1572人脱贫,2年时间进行巩固提升,力争到2018年实现48个贫困村、2286户7413人全面脱贫,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在全州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7月30日,在九寨沟县***工作汇报会上,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折射出九寨沟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信心。该县一系列扶贫攻坚专题工作推进会的召开、17个县级领导组织调研组深入村寨入户调研、编制完善了《九寨沟县***实施意见》……“重拳”背后,是县委、县政府对中央全面小康战略意图的深刻把握,更是对九寨贫困群众热烈期待的积极回应。

挪穷窝——新村建设业态重组促进多元发展

电视机、音响、冰箱、洗衣机、沙发、席梦思……几年前,郭元乡水田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成了现在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该村通过异地搬迁,132户村民尝到新生活的甜头。

看到现在统一规划的村容村貌,统一管理的环境卫生,宽敞的房屋庭院,宽阔的进村入户道路,村党支部书记候永代成激动地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听到水田村这个名字,很多人认为应该是“鱼米之乡”,其实不然,它是典型缺水和交通不便的高半山村寨。该村二组天旱时生活用水都不能保证,三组不通机耕道。而现如今,通水、通路、通电、通网络,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从高半山搬迁到公路沿线,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信息网络的便捷、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前思想固执的庄稼人如今成了有一技之长的驾驶员、木匠、泥水匠、生意人、艺术团演员,闲赋在家的老年人在原搬迁地土地上发展起了“九寨刀党”,该村已走上了多种经营发展模式。

像水田村一样通过异地搬迁受益的村寨还有很多。白河乡芝麻南岸村已规模化搞起了乡村旅游;马家乡胜南新村种养殖业初具规模……

走进该县另一个搬迁村寨——双河乡各条村,村民刘明新正忙着装修房屋。他告诉笔者:“新修的房子就快完工了,泥工、木工自己都会,自家修房子只花了材料费10余万元,政府补贴了3.6万元。”

说起搬迁的好处,老刘乐呵呵的说:“现在看病从家到双河乡卫生院只需5分钟;学生上学回家再也不怕暴雨等恶劣天气了;山上海拔高、湿气大,以前祖祖辈辈饱受风湿病折磨,而今这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了……”

该县把异地搬迁、整村推进、廉租房建设作为脱贫解困、发展提升的综合载体,紧扣“三好两富”的目标,借助全州强力推进“10+1”民生工程契机,实施新村建设,通过一系列山上向山下靠,农村向城市靠扶贫措施,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

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围绕让老百姓住好房子、过好日子,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实施高半山大骨节病区贫困群众异地搬迁工作,3乡7村308户贫困群众搬下了高半山,住上小洋房,342户1203人彻底脱离病区,告别疾病,由此过上幸福甜蜜生活。今年,该县还实施了26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编制完成了4个贫困村异地搬迁方案,并将投入补助资金1220万元实施610户藏区新居建设。

换穷业——政策支持社会参与扶贫到村到户

罗依乡素有九寨“粮仓”之称,土地资源丰富,但农户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只能解决吃饭问题,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上山挖药材,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滞后。

该乡顺河村村民殷占国一家因儿子儿媳身有残疾,靠传统种植业未能摆脱贫困。2009年,他家借钱盖了3间平房,到现在都还没装修,一家人守着金土地过着穷日子。“现在好了,县上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在罗依乡建起了产业园区,把老百姓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生态农业,帮我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今年,我家21亩土地流转费就有1万余元,我和儿子儿媳看管园区、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也有5万余元,今年冬天我家就可以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了。”老殷高兴地说。

实施产业扶贫,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旅游扶贫相结合是该县***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

在罗依乡,毛海平、李长江等本土企业家回乡创业,组建合作社流转土地9200余亩,带动老百姓发展经济,今年上半年,仅该园区建设就带动罗依乡村民人均增收1900元。

在郭元乡青龙村,检察院职工为81户村民送上了甜樱桃、脆红李等树苗,帮助村民建起了110亩特色水果林,户均面积近1.4亩。该村结合“柴门关”古代军事边关隘口,以边关军事文化和农耕文化为载体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大录乡八屯村牦牛改良养殖基地正在加紧建设,郭元乡沟里村产业路已开始开挖……

据了解,当前该县已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基地、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各类标准化种植基地达3万余亩。充分发挥旅游、民俗文化资源,推出2条“一日游”线路,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带动大录、英各等贫困村融入旅游产业发展;目前,23家乡村旅游公司、45家藏(农)家乐带动就业9000余人,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县财政每年出资10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新发展产业农户和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斩穷根——扶智引领民生为要阻断贫困根源

高青收到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女孩通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对于单亲家庭供2名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常年在外打工的母亲何二莲平添压力。

高青家住九寨沟县永和乡斜坡村,父亲因车祸早年去世,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近年来,学校通过争取贫困学生补助政策和师生间不定期帮助,让她走完了高中三年的艰辛求学之路。听到高青被重本院校录取的消息,全校师生第一时间为她进行了募捐,同时为其申请“我要上大学”——希望工程助困入学关爱行动项目。

“每年像高青一样得到帮困助学的学生还很多。”该县教育局资助中心主任黄小平介绍道。

近年来该县通过民政、团委、工会等部门牵头积极争取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我要上大学”——希望工程助困入学关爱行动、金秋助学等政策,切实为当地贫困学生解决了入学难问题。今年,该县7197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餐,4540名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并为808名困难学生发放补助60.6万元。

如今通过一系列扶智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以及民生项目的实施,该县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截至目前,该县资助城乡低保及“五保”对象参加医保和新农合率已达100%,农村低保累计保障9.4万人次,城乡居保、新农合覆盖率均达到100%。“1小时医疗急救圈”的建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三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着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等问题。完善了交通网,99.9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安保工程,20条58.4公里农村公路完成改造提升;6乡9村农村电网完成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规划;2.58万人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与农发行、信用社等6家银行签订115.42亿元贷款授信总额的合作协议,将为扶贫开发、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新闻推荐

九寨沟县获评2014年县域经济先进县称号

本报讯(刘彦荣杨茂松)8月17日,笔者从九寨沟县获悉,在近日下发的《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扬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九寨沟县榜上有名,成为全省30个被通...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