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寨子里的新生活——九寨沟县永乐镇和平一村乡村旅游发展纪实
■周晓喻 孙燕妮 李刚
“看,好大的琵琶噢!这个镂空雕刻的窗棂真漂亮。这么多传统农具,有二牛抬杠、脱粒用的连架、织布用的纺车……这里简直就是九寨民俗文化的一个活态博物馆。”九寨沟县永乐镇和平一村以“九寨人家”为点,九条巷子为支撑打造的乡村旅游休闲地赢得了游客的赞叹。
九条巷子的前世今生
破旧的村道,随处乱堆乱放的砂石、砖块,各巷占道的围墙、圈棚,这就是九寨沟县永乐镇和平一村九条巷子以前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九寨沟旅游业“井喷式”发展,乡村旅游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附效应”,发展旅游业成了当地群众的期盼。2008年,该村村民李建林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九寨人家”农家乐,搞起了休闲餐饮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节假日九寨沟游客“爆棚”,村民们都摩拳擦掌,纷纷腾出自家的住房接待游客。但硬件设施的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基础设施和实行规范化管理成了该村必需解决的问题。
2012年,九寨沟县出台了《关于印发〈九寨沟县2012年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4年9月,随着浙川阿坝东西部协助项目的落户和本级财政的投入,更是为该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整体打造提升基础设施后,该村以“九寨人家”为依托,九条巷子九种文化为载体,开启了乡村旅游新模式。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该村采用“支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成立“九寨人家合作社”这一旅游品牌,采取政府项目支持打造提升基础设施,社员自筹资金实施房屋内部改造、企业负责提供就餐场所,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道路。
政府“搭台” 助推基础设施提升
“九寨人家”、九条巷子文化植入与洁净优美的村寨环境,是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点。而要成就这一“有形之美”,建设规划的科学编制,显得尤为关键。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镇本着为民、富民、乐民的宗旨,按照区域民俗民风和文化内涵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专业设计,制定完善了《永乐镇九寨人家文化建设设计方案》规划,全力打造“九条巷子支撑九种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新格局。
切路面、埋管网、挂灯笼、做展示墙,去年,通过近4个月的打造,“九寨人家”实现了大变脸,残旧的木架子房变成统一格调的川西北特色民居,平整干净的水泥村道延伸到每家每户,一串串大红灯笼映衬着白脊、青瓦、红檐、黄土墙,民俗风味十足……
“我家原来有两间客房,旅游旺季根本不够用。在暑假到来之前我还要赶着改造4间客房接待客人。”村民杨国清说。
“说起‘九寨人家\’今天的发展变化,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家住在第八巷的最里面,没改造之前我们这条巷子又窄又深,即便是游客来了也不愿来住。现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强弱电、给排水、天燃气管道入地了,环境美了,也安全了;路通后游客的车子也能开进来了,我们的钱包也鼓了。”杨国清感慨地说。
近年来,永乐镇和平一村借助地域优势瞄准乡村旅游市场,在实施“三百”工程的基础上,又争取到东西部协助项目资金15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50万打造精品旅游村寨。现在,进村入户路路面进行了拓宽和硬化、三网改造入地、村落整体风貌改造,“硬件”提升,让“九寨人家”的九条巷子焕然一新。
文化元素“注入” 盘活产业发展
7月11日,笔者跟随阵阵悦耳的南坪曲子声来到“九寨人家”,琵琶弹奏和清脆的碟子打击声与南坪曲子构成了优美的和弦,一场具有九寨特色的弹唱表演正在精彩上演。
“我们这个表演都是合作社的社员自编自导的,文化带动旅游嘛。”近来年该村通过对九条巷子的总体规划打造,在每个巷子都注入了本土文化内涵,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了“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村民以公司为平台,走上了旅游致富增收之路,该村村支部书记王国军告诉笔者,现在村里有120多个房间,每日能够接待游客200人左右,一个房间一年的纯收入至少在1万元以上。
傍晚时分,漫步在九条巷子,在红彤彤的大红灯笼掩映下,每条巷子各具特色——非遗文化、九寨特产、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九寨彦语、民俗民节、九寨乐器、九寨美食、九寨酒文化等九种文化元素的植入也真正实现了吃有本地特色美食、住有田园风格式的客房、游有秦川文化和川西文化浓缩版的九条巷子、赏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节目、玩有酒吧茶座、购有九寨特产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驻足在第三巷前的游客不停地摆着“pose”,在农耕文化展示墙前驻足拍照留影。来自武汉的游客赵女士一家,借暑假带孩子来九寨沟玩。“农耕文化的展示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当地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农耕文化体验课……”赵女士说。
多元增收 “催高”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九寨沟县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给广大农牧民群众“进军”旅游创业和旅游就业提供了大平台。
目前,九寨乡村旅游迎来了旅游旺季。每天,“九寨人家”的老板李建林一大早就督促服务员打扫卫生,安排当天的游客接待工作。李建林搞旅游产业也是近两年的事。以前他一直跑运输,随着运输行业竞争逐年上升和高风险并存等因素,改行成了他的必然选择。李建林一头扎进“农家乐”,搞起了休闲餐饮业,每年收益可观。随着去年整体打造和成立公司后,他家的收入由原来的婚庆宴席和“农家乐”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发展,多元的发展为他家每年带来100余万元的收入。
“唐新生,快来接客人。请往这边走,你们一家人就住他们家。”第七巷村民徐娟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告诉笔者,以前每家多余的房间主要靠出租给外地来打工的和带孩子到城里读书的家长用,一间房一年租金也就1200元钱左右,自从发展乡村旅游后,通过网上销售,她家的4间房一个小长假就能挣几千块,还把多余的客人介绍给了邻居。
当前,该村19户合作社成员都由种粮食、种蔬菜的农民和外出务工的打工者华丽转身成为旅游行业从业者和经营者。身份的转变,收入的增加,“九寨人家”的九条巷子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颗颗幸福果。这是九寨沟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从单一的“家庭客栈”到休闲度假目的地,从简单的“品”南坪小吃到如今的“赏”秦川文化和川西文化体验区……“九寨人家”合作社经过不断改造升级,从简单家庭经营模式向多元品牌化方向迈进,为九寨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闻推荐
■刘彦荣杨甜七月的九寨,皎阳似火。走进白河乡燕子桠村养鸡专业户基地,主人邓海生正忙着给一群群色彩斑斓的土鸡喂食。邓海生搞养殖产业已有12年,以前仅靠几亩土地种植传统作物来维持生计。自2003年...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