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低调助学10余年,连家人都不知情身边雷锋靳建中入选中国好人

成都日报 2012-04-08 00:40 大字

记者近日从中国文明网获悉,捐资助学十余年,默默支持贫寒学子的靳建中经过读者推荐,正式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好人。在他的支持下,阿坝州女孩母雪成和杨建菊考上大学,家境贫寒的蓬溪大学生郭钱顺利进入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就读……自2007年起,他已经帮助过16个大学生。

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靳建中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正式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更是因为他那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助学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敬。近20年,这个中原汉子扎根成都,融入这座和谐包容的城市,默默地以助人为乐为己任,捐资助学、扶贫解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段段助人为乐的佳话。

将心比心

他踏上执著助学路

“当年我读书,两块钱学费都借不到,结果高中就辍学了。如今我有了一定能力,资助他们几百块钱,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谈到捐资助学之路,靳建中说,将心比心,辍过学、吃过苦、创过业,让靳建中在捐资助学、帮助他人的路上又多了一分执著。

“我没其他爱好,别人用来娱乐的消费在我这里只想用来做点善事。”靳建中的话很实在,他说,“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去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也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点点善事。”

早在4年前,他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母雪成和杨建菊两名贫困学子。杨建菊是名藏族女孩,因父亲长期生病,母亲轻度智残,小小年纪面临辍学的危险。从那时起,靳建中便开始定点资助这两个孩子。每学期一开学,他总会按时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寄到学校,并写信勉励她们不要担心学习和生活费用,一定要挺过难关,完成学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靳建中的帮助和关怀下,去年7月,母雪成和杨建菊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靳建中喜出望外,亲自驾车送她俩到学校报名,不仅支付了报名的学杂费,还担负起她们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费,并且承诺一直供她们到大学毕业,能够自食其力为止。

爱心坚持

他的帮扶持续不断

在靳建中结对帮扶的故事里,有许多的偶然,但这些偶然却在他的坚持下演变成了长期的爱心援助。靳建中和射洪教师张萃勇的故事就是这样。

2010年8月27日,靳建中在媒体上看到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教师张萃勇14年来耗尽积蓄资助77名寒门学子读书的故事后,被深深感动了。第二天,他驱车赶往射洪县沱牌镇,给张老师送去了一台高级数码相机和500元现金,请张老师换一辆新自行车,之后他又出资1500元,圆了张老师的电脑梦。

当得知还有很多学生因为贫困即将面临辍学时,靳建中一再请求张老师,他愿结对帮扶那些无钱读书的学生。第二天,张老师通知5名贫困生与靳建中见了面。靳建中分别给了每名学生1000元,还买了慰问品专程到孤儿郭钱家进行了实地走访。直到现在,靳建中和张老师都还保持着联系,对当地的贫困学生随时提供着资助。

低调为人

他没有豪言只有义举

当得知自己被推选为“3月中国好人”时,靳建中憨实地笑着摇摇头,“没啥,其实我做的事情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他说,自己就是相信“一日行善,一生平安”这个道理。虽说事业小成,但靳建中在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乃至他所居住的金沙公园东社区,都算不上大富之人,而他对慈善事业的坚守,对助人为乐的坚持,却让他获得了大家的普遍尊敬。

而就是这样一份捐资助学的义举,也一直被只求结果、不在乎名利的靳建中捂得严严实实,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毫不知情。直到在媒体的关注下,靳建中十多年如一日的捐资助学义举才露出了冰山一角。

靳建中的大儿子曾说:“我爸隐藏得真够深的,十几年我们家竟然都不知道他助学一事。我妈跟我说,我爸被评为啥子人物了,我们才晓得这事儿。”对此,靳建中说,能够得到家人理解我很开心,但我不是故意隐瞒,“捐资助学又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能够力所能及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罢了,不值得宣扬。”靳建中没有豪言、只见义举,他用行动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让身边的人收获了更多的感动。本报记者 李霞 摄影 于谭阳

新闻推荐

全省首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工程在九寨沟县建成

本报讯(刘彦荣汪倩记者松涛)7月31日,记者从九寨沟县环保局获悉,全省首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在该县马家乡建设完工,目前已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该试点项目总投资40余万元。在省环保部门资金...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