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者 “医”路同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优秀医师风采录

眉山日报 2020-08-19 06:49 大字

援非白衣天使——刘芳援藏高原卫士——张强斌白衣健康卫士——朱再志优秀中医使者——宋庆军创新作为新青年——李代波白衣执甲精益求精——刘利权仁心医学博士——杨琴 敬佑患者秉承初心——丁怀胜

编者按

他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抗击病魔、呵护生命,他们是一群仁心仁术的白衣战士,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师。

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每年8月19日)到来之际,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医师、尊重医学科学的良好氛围,展现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神风貌,今天,我们特别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一批优秀的医疗骨干和专家,宣传他们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医风和感人的事迹,激发年轻医者奋发有为、脚踏实地,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2018年12月,医院主任医师、新生儿科主任刘芳作为第十七批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随队“出征”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进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服务工作。

几内亚比绍是位于北大西洋岸的西非国家,是全世界二十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那里传染病泛滥、战乱频频、各类物资匮乏,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几乎一片空白。明知前路艰苦,刘芳却毅然报名参加,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为促进中非人民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作出难能可贵的贡献。

临行前,刘芳感慨道:“报名的时候雄心壮志,真正离别时又非常不舍,舍不得亲人、朋友和同事。但是作为中共党员,我必须要有担当,坚强面对,排除万难,争取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一年多以来,刘芳认真学习当地语言及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儿科病人的诊治与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对当地医生开展相关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培训,多次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几内亚比绍卫生条件差,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比例高,其中疟疾占首位,还常见有伤寒、梅毒、艾滋病等,并且缺少必备的医疗设备,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截至目前,刘芳已完成门诊诊疗4000余人,住院病人救治300余人。其间共承担6名当地医生带教工作,积极参加18次各项义诊活动,惠及不同阶层的民众、学生、官兵,增强当地百姓健康及疾病预防方面知识和意识,增进了中非人民的友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芳始终坚守岗位,积极为队内出谋划策,与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向当地医生及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发放防护物品,共克时艰。

援非期间,菜要自己种,饭也必须自己动手,自给自足,完全靠天吃饭。短短几个月内,刘芳连续感染了2次疟疾,不敢告诉家人,一个人面对各种艰苦。刘芳说:“我必须坚强,这是我的选择,我热爱我的事业。生命皆平等,每天看到这些孩子纯真的笑脸,和单纯善良的人们交往,帮助到他们就是我的收获,这也是我在非洲必须坚强的最大理由。”

张强斌,中共党员,医院副主任医师,感染管理科副科长(主持工作)。无论是服务患者,还是带领科室,张强斌都一丝不苟,尽心尽责,一心扑在工作上。

36岁那年,张强斌自告奋勇加入援助阿坝州金川县的队伍,用两年时间服务金川百姓,为金川县人民医院医师授惑解疑,助力医院迈上新台阶。因为在金川的优秀表现,张强斌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人才”、“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优秀个人。

“尽心为安全守护,尽责把隐患摒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强斌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用忙碌的双手驱赶病魔、创造奇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强斌全力以赴,毅然逆行,以医院为家,用高超医术和妙手仁心为全市人民抗击疫情带来信心与力量。

朱再志,中共党员,医院主任医师,肾病内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获眉山市十佳医生、第三届四川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眉山市健康卫士、四川省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眉山市首批优秀高层次人才及第十三批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现任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及省医促会肾病专委会常委委员、眉山市医学会肾病专委会副主委。

朱再志从医近30年,坚持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他的带领下,科室获得“眉山市首批人才创优优秀团队”,并创建眉山市首个省级甲级重点专科,其肾脏病学专业在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科技影响力排位第八。率先在全市开展肾活检、动静脉内瘘、血透长期导管置入术、腹膜透析、CRRT技术、血浆吸附、置换、腔镜下腹透导管复位及超声引导下PTA等新技术项目,提升了整体专科诊治水平;率先开展慢性肾脏病随访管理工作,在基层积极推广腹透技术。

朱再志还主持参与省市级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市科技二等奖2项。

他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生,优秀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也曾被医院评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朱再志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以身作则,守住医者初心永远跟党走。”他始终怀揣最初的真诚,在漫漫医路上践行着初心使命。

宋庆军,农工党党员,农工党眉山市市直机关副主任委员;中医康复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四川省针灸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康复专委会、推拿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眉山市医学会物理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眉山市康复、针灸质控专家;眉山市第一届名医培育对象;眉山市第三届名中医师评审对象。在宋庆军的带领下,科室学科建设发展迅速,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优秀中医药示范单位”,2014年通过市级重点中医专科评审。

宋庆军努力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医精髓。将“针灸、中医、康复运动”三结合理念贯穿疾病康复始终,开展适宜技术30多项,诊疗技术名声远扬,特别是针灸推拿加中药治疗“声带麻痹”的独到方法,受到国内外许多病员好评。

带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参与科研省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市级科研项目3项、在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在中医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积极承担着基层医疗技能及理论培训任务,将科研成果传递四方。

他还积极参与扶贫攻坚,长期多次下乡、深入涉藏地区义诊;帮扶凉山州美姑县贫困学生1名。仁善行天下,宋庆军用最朴实的情怀践行着“医者初心”。

李代波,中共党员,医院副主任医师,80后外科医师,在读博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代波没有丝毫退缩,和众多热血白衣战士一样,他主动请缨到医院感染病区收治发热患者,一工作就是连续24小时。同时,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又主动参与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往返工业园区不言苦、不言累,为各企业返眉员工采集咽拭子标本。李代波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这就是我的职责!”

2011年,一名“耳石症”患者,因为引发的眩晕症状四处求医,花费数万元无果,最后到医院问诊,被确诊为BPPV,即“耳石性眩晕”,李代波用手法复位使患者痊愈,全程仅花费200余元。李代波在眉山市率先开展的“BPPV手法复位治疗”,为广大“耳石症”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经济的治疗方案。

李代波还在眉山市率先开展耳内镜手术,较常规手术更加微创、费用更低、副作用更小,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率先自主开展耳显微外科手术,填补医院耳科学空白。

2019年,李代波被评为“四川省健康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技术后备人才”,平时主要承担门诊、住院患者的管理和相关健康管理的工作,开展专科内镜检查及听力眩晕疾病诊治工作,年诊治患者达4000人次。

目前,李代波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组组长,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注重临床的同时结合科研,持续稳步发展该学科建设。整合组内人员优势,积极开展中耳、内耳等四级手术,并拓展咽喉、头颈方向手术。开展两项市级科研项目,其中一项已结题,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经济的诊治方案,取得广大患者认可。

刘利权,医院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眉山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四川省泌尿专委会委员、眉山市泌尿专委会主任委员。

刘利权从医30多年,始终满怀白衣卫士的激情与热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刘利权就率先成熟开展多项技术,带动了该地区的专科发展。作为科室领头人,带领科室先后通过眉山市首批医学重点专科、省级医学甲级重点专科评选。

刘利权所在科室提前完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所有技术项目,水平省市领先。组织完成科研项目并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多项,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他还着力开展重大疑难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提高科室诊疗水平。成熟开展的腹腔镜下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肾部分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等,居省内先进行列。

刘利权“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不断培养医疗骨干,建立起优秀的学科人才梯队。每年主持全市专科年会及学术推广活动,不定期深入基层技术帮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泌尿外科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杨琴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于疑难病例及急危重症的处理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开展妇产科传统手术及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等。医德医风高尚,作风严谨,病人们说起杨琴,都不住称赞:“负责又温和。”

杨琴,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妇产科主治医师。眉山市首批高层次菁英人才,现任眉山市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西南医科大学讲师,全国全科医师培训教师,眉山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及执业医师培训讲师。

杨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以妇科疾病、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人类重大疾病肿瘤的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与靶向药物等相关生物治疗、肿瘤标记物筛选鉴定等为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作为主创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研、参与市级科研课题5项。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杨琴在承担医院实习、住院及进修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多次获“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丁怀胜,中共党员,医院内科三支部党支部书记,心血管病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现任四川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老年心血管专业学组委员。

近年来,丁怀胜诊治心血管病人10000余例,抢救危重症3000例,开展相关技术操作3600例,其中冠脉造影700余例。积极参与临床带教工作,前后共指导培养40余人。

丁怀胜积极推动学科建设,率先在科室开展肺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逆向开通冠脉慢性闭塞病变术式等先进技术,提高相关疾病诊治水平及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促进心血管专科危重症救治和复杂病例手术的发展,其专业技术水平市内领先。

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曾以第一术者的身份在亚太心脏病学术会议手术直播。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敬佑患者,敬畏生命”,丁怀胜秉承初心,一路不断前行。

新闻推荐

浙江省诸暨市医疗队到金川开展义诊活动

四川经济日报阿坝讯(杨荣颜张维记者庄媛)为贯彻落实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助工作,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近日,浙江省诸...

金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