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贩子”书记的战“疫”故事——记优秀共产党员吴贵燕

阿坝日报 2020-07-06 11:53 大字

■记者 杨骁

“这里就是我的家。”2015年9月,吴贵燕被金川县检察院选派到河西乡木居里村担任第一书记,2018年她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今年是吴贵燕在木居里村驻村的第五年了。5年来,吴贵燕不仅带领当地村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更是与当地群众建立起了浓浓的“鱼水情”。

疫情来袭

她从扶贫尖兵变身战“疫”先锋

“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和大家在一起,我们连夜驾车回村,现在就出发。”2月1日晚,吴贵燕接到乡里的电话后,连夜返回村里。

回到村子后,吴贵燕第一时间召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召开防疫专题工作会,并结合木居里村实际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将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排查、防疫卡点设置、防疫知识宣传、药物消毒等工作落到实处。

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疫情传播风险,木居里村实行封闭管理,在出入村子的各个交通要道设立防疫卡点,严格排查进出人员,并劝返外来人员。虽然专门安排了卡点值守人员24小时值守,但吴贵燕仍然不放心,每天都会到卡点看一看,详细了解卡点值守情况,疫情防控期间她一刻都不曾放松。

“严防死守,保障村民健康。”这是吴贵燕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木居里村地广人稀、区域跨度较大,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人手有限。于是,吴贵燕召集在村青年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并带领这支队伍上山下坡、翻沟越壑,走遍了木居里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他们一边宣传整治环境卫生、重点区域消毒的重要性,一边积极建立排查台账,登记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和体温,并对他们的体温情况进行日测日报。

疫情挡不住春耕的脚步,为了不影响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防止群众因疫情返贫,吴贵燕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自愿当起了“代购员”,成立了采购和配送小分队,建立了“便民购物服务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春耕生产。每天少则几户、多则十几户村民通过服务群“下单”,“代购员”们按单采购后放在各片区指定地点,村民自行到指定地点领取物品。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吴贵燕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在抗击疫情最基层,她用担当和责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脱贫一线

她化身群众的“鸡贩子”书记

木居里村属于高半山村,长期以来,老百姓出产的土鸡等农副产品只是自给自足,外销渠道尚未打通。自驻村以来,吴贵燕充分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和帮扶单位的力量,积极帮助贫困户打开销路,将村里的土鸡、鸡蛋等农副产品外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此,吴贵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鸡贩子”书记。

面对疫情,“鸡贩子”书记依然没有忘记“扶贫”的本职。同时,吴贵燕还稳步推进护林防火、安全生产、春耕备耕等工作。受疫情影响,该村群众的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滞销,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果鸡蛋滞销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如何保证老百姓的“钱袋子”不受疫情影响成为摆在吴贵燕面前的一道难题,虽然人员不能随意流动,但信息交流不能受阻。于是,吴贵燕对村里各家各户的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的数量进行梳理统计,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和电话等方式向大家进行推荐,电话和网络成为疫情防控期间木居里村农副产品的热销平台,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那几天把吴书记累惨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那么忙,她还要腾出时间帮我们卖鸡蛋,真是辛苦她了。”村民胡应新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吴贵燕带领驻村干部帮助农户销售土鸡100余只、土鸡蛋2000余枚,拿到“货款”的村民纷纷对吴贵燕竖起了大拇指。

新闻推荐

高原山谷里的歌声

那一年一场地动山摇的灾难,让阿坝走进了我心中。从那时起,汶川、理县、映秀等一个个千百年来世代藏在青藏高原边缘大山褶皱...

金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