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勤劳双手摘掉“贫困帽” ——贫困户冉从兴的一天
■实习记者张蕾记者杨刚哈斯满
“我们的生活不能全指望政府的帮助,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逐步改善生活。”62岁的冉从兴,是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有5口人,妻子与两个女儿都是一级智力残疾。即使生活再艰难,冉从兴总能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在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他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
因残致贫,他从没放弃生活的希望
11月16日清晨5时50分,东方的天边迎来了第一缕曙光,公鸡的欢啼伴随着喜鹊的脆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62岁的冉从兴一如既往的早起开始生火做饭。
一个破旧的橱柜,一张方桌四根长凳,简陋的厨房里,除了一尘不染的灶台,最吸引人的还是梁上一排排刚挂上的腊肉了。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1岁的小儿子冉汪明捧着语文课本走进厨房,一边帮父亲烧火,一边朗读着新学的课文。因为妈妈与两个姐姐都是极重度智残,终生生活全部需由他人照料,乖巧听话地冉汪明总是力所能及的帮父亲干些家务活。
“我家养的猪和鸡都是纯粮食和蔬菜喂养,销路很好,要不是答应给人留下,剩下的这三头早就卖了。”看着圈里抢食的肥猪,冉从兴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在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为他家“量身定制”的脱贫计划下,今年,他家不仅年出栏了11头生猪、30只土鸡,还在残疾人产业发展资金的帮助下新建了猪圈、鸡圈,明年他打算将养殖规模再扩大一点。
回到厨房,冉汪明牵着妈妈和姐姐早已等候在桌前,刚出锅的白馒头再配上一盘酸菜炒腊肉就是一家人的早饭。
身为贫困户,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3月23日,掏管子一天。
4月5日,把水沟里的泥巴撮起来。
.....
在冉从兴家客厅门口的白墙上,有一组用铅笔书写的务工记录。
“儿子怕我忘了写在墙上的。”冉从兴告诉记者,因为要照顾妻女,他只能就近打工挣钱,村两委在用人时,第一时间也总会考虑他,在今年金江村泥石流治理工程中,他能获得8000元的务工收入。
中午过后,温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照在人们身上,暖和极了。“玉米籽籽剥下来后,麸麸就放到背篼里哈。”冉从兴拿了两根小板凳给妻女,安排好脱离玉米的活就拿起扫帚出了门。
“这几年,金川的乡村旅游是越来越红火,来我们咯尔看红叶的人也多,打扫得勤点,才能给游客留下个好印象嘛。”考虑到冉从兴家的实际情况,县就业局就近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乡村道路的打扫。一个月1380元的工资,冉从兴格外珍惜,对工作也是尽职尽责。
“冉大哥,去你家没找到你就猜到你到这扫地来了。空了,请你帮我们家砌个田坎行不?”村民李国秀家今年装修农家乐时,冉从兴就在她家做过工,一家人对这个老实人的印象十分好。
“挑粪、搬玉米、修房子......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也不计价钱,大家请人做事都愿意找他。”作为邻居李国秀十分同情冉从兴一家的境遇,但更多的是敬佩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靠勤劳双手成功摘掉贫困“帽子”
“像冉从兴家这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精准帮扶一般都采取民政兜底的政策,但他个人脱贫愿望十分强烈,在推动稳定收入来源的基础上,我们也是多渠道帮他家发展增收产业。”帮扶责任人张强十分欣慰的说到。
如今,贫困户冉从兴家“***一本账”的一条条产业帮扶措施,已经从白纸黑字变成了手里的“真金白银”。
“林改补贴655元加草原生态奖补850元加售卖雪梨1200元等收入,再减去今年购买猪崽、鸡苗8000元加化肥、地膜农资2000元等一系列支出,目前,您家人均纯收入是5835.36元。”
这边张强话音刚落,冉从兴便兴奋的说:“贫困户识别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100元,我家今年是成功‘脱贫\’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人贫,志不能贫。假如连志气都贫了,不管国家有多少好政策,都别想真正摘掉自己头上的‘贫困帽\’。”无论家庭有多么不幸,冉从兴总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的生活态度,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他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夕阳西下,夜幕逐渐降临,已经劳作一天的冉从兴背着从小麦地里找回的猪草,踏上了回家的路。站在山坡上俯瞰村庄,村子里华灯初上,村道上是三三两两散步的人群。想着今天帮扶责任人说的话,冉从兴心潮澎湃,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新闻推荐
■桑木周记者王和斌“新衣、新被、新房子;门梁挂上哈达、煨桑祈福好生活……”10月24日,在壤塘县中壤塘镇易地搬迁安置小区里,31岁的搬迁户泽特玛和妻子为装饰新家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全镇2016年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