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乡大地奏响扶贫攻坚“交响曲” ——金川县社会扶贫工作纪实
■郑刚实习记者张蕾记者杨刚
立冬刚过,金川河谷梨树叶到了最红的季节。
走进金川县的城镇乡村,一桩桩扶贫实事随处可见——定点扶贫惠泽百村,社会团体帮扶温暖民心,返乡创业带动万民……扶贫工作,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亮点不断涌现,展现出该县社会扶贫工作的生动画卷。
有着“阿坝州小江南”美誉的金川县,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扶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作为阿坝州扶贫开发攻坚任务繁重的县城之一。金川县如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如何让全县52个贫困村2158户贫困户7931个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奔小康?这成为金川县委、县政府思索的重点。
“要啃下‘硬骨头\’,仅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必须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出一条党政机关带头、行业倾情、社会积极参与的扶贫新路子,奏响扶贫开发大合唱。”8月27日,金川县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县委书记卞思发话语中透着坚定。
近年来,金川县积极探索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激发社会扶贫潜力,通过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广泛撬动挖掘和精准高效引导各方资源参与扶贫开发,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营造出扶贫济困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构建起全社会扶贫大格局,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定点扶贫摘穷帽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多维联动,开创扶贫新格局
冬阳暖暖地照在河东乡科尔纳村的土地上,村民杨健看着牛圈里40头茁壮成长的西门达尔肉牛,脸上乐开了花。“定点扶贫单位来了以后,不仅给钱给物,还帮我们找到了致富增收的门路,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土地贫瘠、农业灌溉用水缺乏,平均海拔2900米的科尔纳村。两年前,村民们的经济来源还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及劳务输出为主,年人均收入仅有2000余元。
“自2015年省国资委定点帮扶科尔纳村以来,先后协调落实帮扶项目8个,落实帮扶资金126万元,建成了道地中药、宁夏枸杞、跑山鸡等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种养殖基地。”该村“第一书记”雷富平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量身定制的脱贫计划,科尔纳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拓宽了,“造血”功能增强了,全村人正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阔步前进。
“万线能拉千斤船,众人能移万座山”,类似的对口帮扶和合作在金川不胜枚举。
省人防办为定点帮扶的马奈乡卡卡足村协调资金40万元,用于提升该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
建行四川省分行为河西乡杨家湾村“量身定制帮扶计划”,已经建成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串联起家家户户的农田,投入44.6万元的村集体果园中,果园正成为群众鼓起致富腰包的有力支撑。
华电集团四川公司投入资金151万元,帮扶俄热乡二楷村的栈道也在火热建设中。
……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定点帮扶单位一直推行“定向滴灌”的工作方式,寻找困源,挖掉贫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对症下药。
“***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个部门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孤军奋战就能取胜的。”正如金川县县长朱锐所言,要想打赢这场势在必赢的攻坚战,必须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打出“组合拳”,构建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为此,该县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扶贫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多方参与、整体推进的扶贫协作工作格局。
早在2013年,金川县就与浙江省瑞安市签订了《东西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书》,开展经济发展全面合作,金川县丰富的农牧业、水电矿、旅游、文化、气候等特色优势资源和藏区政策优势,同瑞安市雄厚的资本、产业、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有效对接,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此外,金川县还争取到将“十三五”电网规划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大盘子,并成功与州电力公司签订总投资13亿元的电网建设合作协议,全县电力事业发展明显提速,助力***。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2015年,州、县两级76个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金川县22个乡镇、109个村。无偿帮扶投入额达279万元,培训县乡干部、教师、医务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共计22731人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双方通过人才培训和干部交流任职,让金川县的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金川县充分整合利用各帮扶单位协调的资金,重点扶持全力推进雪梨、酿酒葡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扶贫工作精彩不断,亮点突出。2015年底,金川县成功申创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成为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2015年度全国13个试点县之一。“金川县被列入社会扶贫创新帮扶试点县,这将给全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卞思发介绍到,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将从民生和经济两个方面对试点县给予2亿元的资金和物资帮扶,民生方面主要在于医疗卫生扶贫和教育扶贫,经济方面主要在于规划和招商引资,具体帮扶内容包括八项:信息化帮扶,医疗卫生扶贫,引县入京,创新型招商引资,教育扶贫,文化旅游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
梨乡大地,帮扶单位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向着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迈进。
返乡创业助脱贫
——重在“授之于渔”,探索出新阶段社会帮扶创新新机制、新路子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乡亲父老一起富!”时间倒回到2015年12月19日,金川县在成都召开“返乡创业·回乡发展”招商引资暨“我为家乡脱贫出把力”工作推进会上,金川籍企业家们发至肺腑的话语暖着梨乡儿女的心。现场,金川县政府与参会企业围绕农畜产品加工、旅游综合开发新能源建设及基础设施等领域,达成了扶贫帮扶框架协议,现场签约返乡创业项目8个,合同引资14.9亿元。
这是金川创新社会帮扶机制的一个缩影。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数量有限,主要用于解决重点贫困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部分村社拓展到培育支撑产业,一些群众很难从中直接受益、迅速提高收入,但社会扶贫恰恰能弥补这一‘短板\’。”金川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刘显波如是说。
早在***工作开展之初,金川县委、县政府就将目光瞄准该县在外经商的企业家以及成功人士,号召大家动用一切有利信息、技术、资源、人力、资金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扭住金川籍商人的家乡情结、桑梓情怀,该县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邀请商会、企业家回乡进行商务考察,建立回归创业项目全程服务制和重点项目领导挂点制,落实责任单位和专人,热心做好回归创业项目跟踪联系和服务对接等工作,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与此同时,金川籍商人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把投资的触角伸向金川大地,为家乡发展出力。
前不久,走进庆宁乡庆宁村,房前屋后被修剪过的雪梨树枝叶繁茂,黄橙橙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一辆辆满载着雪梨的车辆从田间地头直接开进了四川华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门内,村民陈茂顺家的几大袋雪梨这头刚过完称,就拉到分类车间进行选果,上乘的鲜果直接进入保鲜库,由冷链运输车运往各地销售,次果则用来加工成不同种类的雪梨膏。
“雪梨卖不出去,好几年我们都不管不采了。今年将梨树流转给公司,从树的病虫害防治、修枝、采收、成果加工都由公司负责。”村民陈茂顺告诉记者,除了梨树,他们家还流转了2亩多地套种油用牡丹和甜樱桃,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来说,这种流转方式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更增加了脱贫的“造血功能”。
“土地前五年进行流转,每亩1000元,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对牡丹、甜樱桃树进行日常管理,公司按每亩650元标准支付劳务费,村民每户每年保底收入1650元。后五年农户以土地及附着物入股,产量与效益挂钩,合作社与农户按46分红,农户可在土地流转费用的基础上,再增收2500元。”公司负责人苟华帮群众算了一笔经济账。
“回乡创业,助力扶贫”,他考虑得最多的是扶智,是群众的利益,公司探索出“5+5”的模式就是要将乡亲的利益最大化。目前,华杏公司已流转土地367.96亩,流转梨树1850株,并计划在三年内流转周边乡村土地建标准化雪梨示范基地和牡丹、樱桃套种基地1.546万亩。届时,可辐射带动农牧民852户3044人,其中涉及贫困户69户274人,预计每户贫困户增收5000元以上。
卡拉脚乡“高原道地中藏药材”种植、培育和试验基地,咯尔乡复兴花果山牡丹生态产业园,金川九农云电商服务平台,独松乡养麝专合社……随着一个个返乡创业项目在阿坝新江南落地开花结果,金川籍商人已成为金川县社会扶贫力量中一支崛起的新军。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截至目前,金川县已签约和正在实施的返乡创业项目19个,其中已落地项目11个,涉及全县22个乡镇,覆盖51个贫困村,重点聚焦2158户、7931个贫困对象。
正如卞思发所说,扶贫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让贫困山乡换新颜,才能彻底铲除穷根,让幸福的花儿开满梨乡大地。金川县紧盯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无疑,金川县在社会扶贫中交出的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闻推荐
nbsp; 金川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10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一百余公里的分布广度,每到秋季漫山红叶一
金川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10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一百余公里的分布广度,每到秋季漫山红叶一望无际,与世所罕见的高原田园风光浑然一体、气势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