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全面发展
编者按:9月4日,“美丽阿坝·相约北京”阿坝州成就展在北京举行,作为成就展中重要板块之一的社会事业发展部分,集中体现阿坝州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国盛在于民生,而社会事业的兴旺发达则成为了造福民生的最好保障。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60余年来,阿坝州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全州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狠抓落实,换来了百姓一张张赞许的笑脸,奏响了和谐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从读不起书到孩子免费进学堂;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施;从“两点一线”单调生活到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百姓的眼中,一个个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变化让他们真实感受到了“幸福提速”。
教育事业——造就人才的“蓄水池”
安静清幽的环境、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设施完备的操场,昔日读书难的农家子弟们也能在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在图书馆里看自己喜欢的书,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享受着发展带来的优质教育……
阿坝州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年一个新台阶,每年都有新发展。勤劳朴实的高原人民,把教育作为富民强州的基础性工程,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教育发展新篇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已在阿坝高原这片热土上蔚然成风。
翻开厚重的历史,从中去找寻阿坝州教育一路发展的脚步。在建州初期,阿坝州学校大多为“一房一校”,在牧区更是以“马背小学”、“帐篷小学”为主。“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征收教育费附加、加大州级教育投入等方式,不断推动着阿坝州办学条件的改善。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阿坝州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已达11.78亿元。
如今,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各级学校投入使用,学校,已经成为雪山草地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全州有独立设置的幼儿园344所、中小学校345所、中职学校4所,有教职工12668人,专任教师11286人。在园幼儿26775人、在校中小学生110547人、中职生9793人。学前三年入园率65.62%、小学入学率为99.4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1.2%、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80%、高中阶段入学率为70%,普通高考升学率达92.93%。州内中职生初次就业率达9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阿坝教育人以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乐章。
社会保障——织就百姓生活“安全网”
“我从来就没有拿过工资,没想到现在却每个月有‘养老金\’。”小金县木坡乡木龙村的杨泽郎领到了自己本月的“工资”,对于已经70多岁的老人来说,每个月养老金准时到账,就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在金川县敬老院里,杨友富老人正躺在椅子上,安详地晒着太阳。
家住理县官田村的余树花,生病住院,花了7000多元,让她没想到的是,“新农合”给她报销了3000元,当她拿到现金时,感动得泪如泉涌。
……
一切生产的目的,一切财富的创造,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近年来,覆盖阿坝州城乡的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低保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全面建立。养老保险由城镇延伸到农牧区,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民覆盖,低保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范围逐步扩大,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在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为框架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阿坝州积极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据了解,全州“新农合”参合人数67.9万人,参合率达99.4%。人均筹资470元,其中个人缴费90元,各级财政补助380元;筹资总额达3.19亿元。全州“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为2.54亿元。累计补偿住院病人338.74万人次,补偿金额达116565.95万元。
关注民生,重中之重关注弱势群体。全州建有公办养老机构36个,其中县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3个,农村敬老院23个,设置床位4466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个,为84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全州17772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有28477名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有9333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为527名贫困残疾人提供365元/年的机动车燃油补贴。
如今,阿坝高原上,农村社会、城市社会和特殊人群三张社会保障网已织就。沐浴在阳光下,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卫生事业——百姓安康的“守护神”
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
回眸过去60年,阿坝州卫生工作取得长足进展,覆盖乡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卫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据统计,全州有卫生计生机构1683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2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124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250张,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060人。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5.25%,人口自然增长率3.76‰。
为群众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让群众从医疗服务的提升中受益。当前,阿坝州农牧民群众的“健康屏障”正在抓紧构筑。“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关乎民生的大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阿坝州将投入资金8798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260个,完成13个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设备购置……一笔笔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一个个项目彰显着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沐浴发展阳光,共享民生红利。1小时医疗服务圈,圆了群众的“健康梦”,在百姓的期盼中,圈出了幸福生活。翻开陈旧的过去,因为地处偏远,许多村落“小病拖、大病扛”是见惯不惊的现象,因为缺医少药,群众健康意识薄弱,而随着1小时医疗服务圈建设的推进,这样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个县级人民医院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一个个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个个村级卫生所相继建立、完善。目前,阿坝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完成,使用覆盖率达到90%,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评审达标工作100%全覆盖。当决心量化成方案,当目标落实到行动,阿坝州百姓的“健康梦”有了强力支撑。
就业创业——点亮无业群众的“指航灯”
就业是民生之本,行走在阿坝的大街小巷,看得最多的是百姓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的身影,感受最深的是人们脸上展现出对现在生活的惬意和满足。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确立了就业优先战略,制定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让失业群众业有所成,为他们点亮了生命的“指航灯”。
黑水县退伍军人铁强在就业局的帮助下,申请了2万元的小额贷款,在黑水县芦花镇南街开了一家“避风塘饮品店”。“我的饮品店虽然不大,但一年还是能为我带来好几万元的收入。”创业的幸福犹如花儿一样,盛开在铁强的心里。
在阿坝州,像铁强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开展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使想就业、想创业者有其业,乐其业,生活有保障,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据了解,全州户籍总人口92万人,适龄劳动人口为54万人,其中25.6万人从事农牧业生产,11.8万人从事非农产业或异地就业,4万人季节性兼业性转移就业。城镇12.6万适龄劳动力中,20%从事二产,46%从事三产,34%为行政事业。
文化——城市灵魂的“栖息地”
文化之于国家,之于民族,是国家之魂,民族之根;文化之于城市,之于民众,是城市之基,民众之本。
自建州以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始终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方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全州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为阿坝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州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1个,农家书屋1353个,寺庙书屋253个,藏戏团8个,乌兰牧骑29个,有线电视用户106710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28576户,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117624套,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藏族歌唱家容中尔甲凭借歌曲《神奇的九寨》获第九届全国青歌赛银奖;摄影作品《欢乐高原人》获第七届全国群星奖金奖。
——文物保护及考古发掘成果显著。“藏羌碉楼与村寨”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红军长征留下的“两河口会议”等红色文化遗址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茂县营盘山、马尔康哈休、金川刘家寨等考古发掘将阿坝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500—6000年,填补了岷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新石器考古空白。茂县营盘山遗址入围“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金川刘家寨遗址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州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收藏文物3万余件,拥有国家珍贵文物942件(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进。全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非遗项目66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0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16个。藏历年、羌年、瓦尔俄足节、夬儒节、黄河大草原赛马节、藏棋比赛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已成为阿坝州文化旅游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繁花开。阿坝州已跨上由文化资源大州向文化强州转变的快车道,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个借文化改革发展助推转型跨越、重铸辉煌的新阿坝。·记者袁娜·
新闻推荐
9月18日,金川县梨乡艺术团到该县养老院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弘扬孝德文化”慰问演出活动。演员们用精彩的文艺演出,为老人们送上自己一份爱心。马平鑫摄...
金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