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圆桌兴产业强服务先安居后乐业主持人本报记者周前

四川日报 2012-11-02 17:32 大字

[民生·圆桌 ]

兴产业强服务先安居后乐业

主持人本报记者 周前进嘉 宾省民委主任 敬全林金川县委书记 张海清色达县塔子乡泸角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约嘎记者:现在定居房建设规划任务超额完成了,作为实施者,心里有哪些感受?

敬全林: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实施单位,我去了很多次藏区,每次都能发现很多变化。过去牧民是逐草而牧、傍水而息;有些过冬房,也十分简陋。现在一个个规模适度、配套完善、风貌鲜明的定居点在草原上星罗棋布,牧区和城镇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外出放牧时用上了新型帐篷,里面还配了“九件套”。总体来看,定居后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脱贫致富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切中了藏区的实际,有力促进了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张海清:在金川还有一个效果,通过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县乡村干部一道帮助牧民筹资金、盖房子、找路子,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群众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极大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基层干部威信大大提高,有力夯实了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

记者:作为基层受益者,说说你身边的变化。

约嘎:变化可大了。现在在我们村里,现代化的村民活动中心、方便的人畜饮水取水点、宽宽的水泥路、明亮的路灯、规范的垃圾回收场、宽敞的休闲广场等设施样样俱全。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定居房,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喝上了自来水,孩子上学也近了,看病也方便了。我要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不再过那种牛羊跟着草场走、我们跟着牛羊走的游牧生活了。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现实了。特别是村“两委”有了专门的办公室,再也不用“公章随身带、办公靠膝盖,开会草坝上、议事家里谈”了!

牧民住进了定居房

幸福镜头:

厨房里冰箱、冰柜一应俱全,卫生间配有热水器、浴霸……一切都和城里人居家一样。

幸福感言:

“回想四年前,这样的变化想都不敢想。真是一步跨千年啊。”

[民生·见证 ]

□本报记者 周前进

金秋十月,草地一片金黄。从红原县城驱车不到6公里,就来到著名的月亮湾景区,安曲乡下哈拉玛村定居点就在月亮湾不远处。这个村子的211户900多人过去常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如今,到达下哈拉玛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条整洁宽阔的水泥道路通村入户,一栋栋具有藏民族特色民居如同别墅一般整齐排列,家家户户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格外惹眼。泽尔多一家就在道路一侧,作为村里最早一批受益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牧民,2009年,在国家补助3万多元后,他又自筹9万元,盖起了现在147平方米的新房子。当年年底,怀揣着喜悦,全家人告别过去的简陋帐篷,搬进了现在居住的新家。

走进泽尔多家,厨房里冰箱、冰柜一应俱全,卫生间配有热水器、浴霸……一切都和城里人居家一样。“刚开始,前来旅游的人都不相信,都说这是样板房,可走遍全村后,他们信服了。”泽尔多说。

泽尔多家放牧的大儿子,现在日子也过得比过去更加惬意:过去放牧时,天天过着“白天数牛羊,晚上数星星”的枯燥日子,现在用上了免费发放的保暖、防雨、防紫外线的新型帐篷,里面还配上了折叠床、钢炉、牛奶分离器等设施。同时还免费发放了一台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机。

定居后,泽尔多一家的致富之路更加宽广。村里依托紧邻的月亮湾景区,整村进行景观设计,开发了观光旅游项目,兴办起了藏家乐等延伸产业。2010年,泽尔多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情旅馆,吃上了旅游饭。泽尔多说,“一到旅游旺季,客人排着队预约,一年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来年还想多盖几间房子,再增加点收入。”

泽尔多感慨:“回想四年前,这样的变化想都不敢想。真是一步跨千年啊。”

新闻推荐

7年内四川省民族地区村村通油路

建设里程逾5.2万公里中央预计拨款237亿元本报讯(记者李梦媛)7年内,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将实现村村通油路。10月17日,记者从在阿坝州金川县举行的全省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工作现场会上获悉,未来7年,四川省民族...

金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