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藏路上的绵阳“党员夫妻档”

绵阳日报 2019-08-14 07:36 大字

走村入户义诊

学习示教

7个月前,他们离别仅两岁的儿子,加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藏乡红原,双双成为光荣的传帮带工程援藏干部。他们就是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沈丝丝、杨芮,妻子沈丝丝是神经内科研究生,丈夫杨芮是放射科业务骨干。在援藏路上,这对夫妻档倾情奉献的故事在红原医疗界传为美谈。

女儿才两岁他俩毅然奔赴高原

沈丝丝至今还记得奔赴红原那天的情景。

2019年1月3日,当夫妻俩与援藏队友们即将踏上征程,刚满两岁的女儿果果在奶奶怀里哭成了小泪人儿,却故作坚强地朝爸爸妈妈挥着小手告别。2018年12月7日,夫妻俩双双接到通知被选派为医院2019年传帮带工程援藏干部,从那天开始,夫妻俩就开始做家人的工作,尤其是年仅两岁的女儿果果。她听说爸爸妈妈要出差很久,攥着妈妈的衣襟哭得不松手,她还听不懂“共产党员的责任”、“医者大爱”,沈丝丝就搂着女儿一遍遍告诉她,在一个有蓝天白云会飘落雪花的地方,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等待治疗。直到女儿终于松开了牢牢抓在妈妈胸前的小手……

夫妻俩含泪对车窗外的老母亲、小女儿挥手,就这样怀着对家庭的歉疚,也怀着对援藏事业的向往,跨过河谷越过山梁,奔赴崎岖的雪域之乡——红原,到红原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沈丝丝说:“看到才两岁的女儿突然变成留守儿童,内心当然非常不舍。但是,医疗援藏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件光荣的任务。而且医院能选择我们,我们很感谢这份信任,我们都立志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初走入医学校园救死扶伤的初心。”

不忘帮扶初心夫妻双双扎根高原

红原县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15℃左右,植物稀薄,很是缺氧。初到红原县,高寒、缺氧、头痛、胸闷,呼吸困难……一系列高原反应让沈丝丝夫妻俩挂着氧气瓶互相给对方打气——援助本身就不是享受,要用毅力战胜艰苦的磨砺,为藏区百姓健康服务。

在克服身体不适的同时,他们很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沈丝丝在内科工作,杨芮在放射科工作。为了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沈丝丝与当地医院管理人员一起,对近两年患者诊治疾病种类、人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攥写了《红原县人民医院内科业务水平分析及促进业务发展方案》,提出了增开门诊、加强理论培训、发展新技术等建议。在与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红原县人民医院新开了神经内科、肾病内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4个门诊,上述科室患者可就近就医。

“谢谢沈医生,我头痛了几年了,全靠你了……”一位六旬老妇颤巍巍地端着一碗酥油茶,送到正在坐门诊的沈丝丝手里,满含真诚,沈丝丝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患者对医生非常尊重和信赖,藏族乡亲们也非常亲切和热情。这位大娘是她牵头成立神经内科门诊后的第一位患者。当时大娘精神十分不好,头痛困扰了很多年。作为神经内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大娘这样的顽疾,在她所见的病例里属于常见病。为了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她决心一心一意扎根藏区,倾情帮扶。

“防大于治”。为了让那些偏远地区的藏族乡亲们获得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沈丝丝与同事精心设计编印健康资料,走乡入户发放讲解,让乡民们在家门口就收获了健康知识;他们常常走出医院,在人口密集处,开展送健康义诊活动,免费测血压、血糖,集中专家坐诊等,方便百姓看病咨询。

业精于勤学习成了最大的业余爱好

为了更好地优化医疗流程,更合理科学的治疗,他们制定了“传”“帮”“带”帮扶计划。

“传”,就是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夫妻俩在各自工作的科室都是协助科室负责人的工作。他们协助科主任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实行月学习制。每月当地医生轮流讲课,自制课件,用讲授者的“教”来促“学”,让听课者的“学”来促进讲授者,教学相长,事半功倍。

“帮”,就是帮助当地医生尽快提高诊治水平和技能。通过业务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多科会诊等方式,详细讲解,慷慨相授,力争提升医生们的业务水平。

“带”,就是在他们自己工作中,把管理、诊疗等经验尽可能地详细讲解,仔细分享,让医生们尽快从管理上优化,诊疗上进步。

通过系列学习制度的落实,他们第一次收治了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住院病人诊断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百姓对县人民医院的信任度显著提高。

“我在改变藏区,援藏也改变了我”,这是沈丝丝最深的感慨。

因为有了学习这个最大的爱好,沈丝丝夫妇与红原的医生一样,成了学习的大受益者。沈丝丝收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这些喜讯令他们百感交集,没有想到帮扶之余竟收获了这样意外的成绩与惊喜。

乐于奉献他们成为藏区最美夫妻档

最美人间四月天。虽然四月的藏区依旧寒风凛冽,但4月11日这一天对沈丝丝夫妻及整个援藏团队来说是格外温暖的一天。一大早,一位曾被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藏族乡亲,一家手捧洁白的哈达,抬着两面锦旗,虔诚地将那份沉甸甸的感激送到了援藏医疗团队的手上。

原来4月3日,既往有“慢性胃炎”的牧民尼桑因“突发剑突下疼痛6小时”到红原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腹部疼痛比较剧烈,并有腹膜刺激征,援藏内科医疗团队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立即为其行急诊腹部CT检查,并迅速为病人建立输液通道、监护生命体征、吸氧、抽血检验,完成置胃管胃肠减压管等操作。

完成腹部CT扫描,杨芮仔细查看腹部CT后,发现胆囊旁有极少量的气体,确定了“空腔脏器穿孔”诊断的正确性。在整个援藏医疗队的通力合作下,抢救及时,治疗得当,牧民尼桑很快康复了,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上门诊,急会诊,大讨论,讲理论,练操作……医院就是夫妻俩的家,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或者带领大家学习。不仅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很喜欢这对积极向上的夫妻档,就连前来就诊的藏族乡亲们都喜欢尊称他们“格桑”,因为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乡亲们打心眼里感谢沈丝丝这对医疗援藏夫妻,辛勤勉励为他们播撒着健康幸福的美好希望。

(王春蓉彭雪文/图)

沈丝丝夫妻为藏族乡亲们义诊

新闻推荐

立足生态优势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红原县走上全域旅游发展道路

近年来,红原县走生态立县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景区建设提档升级...

红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红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