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优势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红原县走上全域旅游发展道路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7-26 06:01 大字

近年来,红原县走生态立县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景区建设提档升级,游客心中的美誉度不断提高。

提档升级 建设品质景区

如今,漫步在红原各大景区景点,一幅幅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画面跃然入目,由石子、木桩等原材料构成的康养栈道,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生态厕所等,不仅颇具特色,更是做到了就地取材,与生态环境相融相合。

“多动脑、少动土,多用心、少用钱,坚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相适应。”这是红原发展旅游的初衷,更是发展全域旅游的理念。

全域旅游发展,红原立足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与周边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打造旅游品牌,高效优质创建了俄么塘花海4A旅游景区、月亮湾草原生态4A旅游景区、日干乔国家湿地公园4A景区,以及草原特色旅游小城(县城)、G248+S301最美大草原风光与藏乡风情景观带、阿龙路与达格则精品自驾游环线等,擦亮了红色旅游、雪山草地的特色品牌。

“在景区规划中,我们坚持去硬化、去城市化、去园林化,在功能完善、服务优化、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实现从景区建设管理向全域打造提升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品质旅游转变,着力提升景区旅游品质。”谈起全域旅游,红原县副县长红梅津津乐道。

在高效优质推进景区景点打造的同时,红原更是把景区建设与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相结合,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标准建设每个村镇,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的旅游新格局,促进全域环境质量提升。正如月亮湾景区负责人胥建军所说:“优良环境就是新的吸引力。”如今的红原,已成为了草原自驾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文旅融合 绽放草原魅力

“近年来,我们以夏季雅克音乐季为推手,围绕音乐、服饰、民俗、节庆等传统文化元素,有力促进了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文化产业。”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实现文旅的完美融合,确保县域旅游布局协调匹配、产业互动融合?红原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在职能、资源、产业、市场、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从麦洼锅庄、麦洼藏戏、百汪说唱、民间马术、牦牛文化等先天禀赋资源,到煨桑祈福、马术表演、藏族传统服饰、游牧迁徙、川西藏族山歌对唱等系列民俗文化的开发、传承、创新,让红原沉默、静态的民族、历史文化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同时,红原县还依靠牧场观光、草原休闲、草场放牧、牧家消费等牧旅结合业态,大力发展牧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区域协同 唱响美好生活

如何将红原旅游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规模,拉动全域旅游业快速发展?该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俄么塘花海、查针梁子、月亮湾、雅克音乐园区、安多风情部落、瓦切塔林、绿色产业园、商贸城、日干乔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景点连成一条线,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为主线,打造全域旅游景观带。

同时,红原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与三台、永嘉、平阳、重庆、成都等地的合作,深入推介红原精品旅游线和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线,不断提高红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红原已基本形成陆空一体的交通网络,来红原旅游观光的人也逐年增多,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阿啦啦牧家乐老板石斗坦言,从几年前的逐水草而居到如今年收入20多万元,是旅游业的发展使他摆脱了贫困。

“把蓝天白云、草原绿地、凉爽舒适这些‘生态资源’变为‘文化资本’, 让农牧民有想头、更让农牧民有赚头是红原推动全域旅游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红原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陈俊松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行商归市坐商归店 草原小城建起综合商贸城

本报县域经济调查报道组走进红原县,行商归市坐商归店草原小城建起综合商贸城。本报讯(记者徐中成)“生意不错,平均一天要洗10...

红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红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