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原”——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80年前,当人类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而又无比辉煌的一场远征洗礼这片荒寂的草原时,给她留下了这样一个响亮而又骄傲的名字。80年后的

阿坝日报 2016-12-08 00:00 大字

提升改造后的路面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风貌改造一角

规范有序的停车场

改造提升后的街道

十月的高原,秋高气爽,走在红原县城的街巷之间,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城镇形象:干净宽敞的街道和整齐划一的商铺、小巧精致的建筑充满民族特色、针叶松与草坪筑起绿色的屏障、祥和广场歌声悠扬,舞步翩翩、流光溢彩的滨河路夜景宛如一座“不夜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成渝等地的“消夏之都”已具规模。近年来,红原县大手笔开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红原城乡面貌巨变,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原小城市惊艳而出,全县4.7万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借着藏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东风,红原这个有着“老、少、边、贫、病、高”等现实困难的高原小城,在中共红原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突出一心、带动一线、兼顾偏远、全面提升”的城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围绕“小而精、富有特色、功能齐备、设施配套、宜居业、便商旅”的县城建设定位,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城市环境治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有力推进“三地一门户”城市建设,通过优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大力营造和美化市民的生活环境,市容环境和城市建设发展变化翻天覆地,红原县正在以“宜居、宜业、宜旅”的城乡新面貌,昂首迈步“十三五”的新征程。

提升城市品味让红原人民生活更舒适

“注重文化内涵,提升城市能级”是红原县委书记廖敏在红原县城市规划建设中明确的工作思路,在整个县城的提升改造中,处处都彰显着这样的理念,并达到了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树立高原新城良好形象的预定目标。

近年来,红原县努力争取城市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浙江、绵阳援建资金,投资1.亿元,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新城区,把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打造工业园区和建设“吉祥天城”作为重点,并引进新希望等以畜副产品和中藏药加工业为主的家企业入园;投资2.亿元,实施了县城风貌塑造、城区道路油面整体摊铺、人行道改造、路灯改造、市政道路建设、强弱电管(线)沟建设、绿化、亮化、城区标志性建筑节点打造、停车场改造、广场改造等工程。

如今的红原,城市面貌已经换上了‘新衣\’,今年红原县对县城临街面风貌进行改造工程,在改造过程中,设计理念以安多藏区藏式特色融合现代文化为一体,采用“破立面”手法改造面积9万余平方米。统一的色调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整个城市的容貌焕然一新,城市品味明显提升。

“以前下雨、下雪天,人行道路面湿滑,容易积水,有些路段坑坑洼洼,带着老人和孩子出行很不方便。现在重新铺设了人行道,路面平整干净出行方便多了。”家住银珠小区的王女士牵着她4岁的小孩高兴地说道。

“过去每年都在对人行道进行维护。但只是采用‘打补丁\’的形式对破旧的地面精心维修,成效不尽人意,许多地方依然会出现裂缝,时间长了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城建局工作人员如是说。今年以来,红原县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过程中,把人行道建设作为施工重点,改建人行道平方米,新建人行道平方米,更换路沿石米。焕然一新的路面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是让这座高原小城看起来更加清新,草原天街更加美丽。

据统计显示,红原县目前全县城镇化率年末达.7%,比年末提高了5.7%,县城规划区控制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不含正在开发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区),城镇人口1.8万人。

近年来,红原县按照“突出一心、带动一线、兼顾偏远、全面提升”的城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科学规划城乡建设,将藏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生态理念、现代元素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有机结合,提升城镇形象和品味。同时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围绕“小而精、富有特色、功能齐备、设施配套、宜居业、便商旅”的县城建设定位,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城市环境治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有力推进高原特色旅游城市建设。

夜景亮化改造红原夜色更美丽

“在红原,白天赏草原风光,晚上还可以欣赏县城的美丽夜景,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在红原县滨河路的地标建筑“瑞相塔”前,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子民使用随身携带的大疆无人机,给自己拍了一张“高大上”的全景自拍,然而他将照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在得到无数点赞的同时却也引来了一大堆质疑:“PS的吧?高原上会有那么美的夜景?”“你确定这是红原?怎么看上去像成都的夜景?”对于这些问题,张子民在微信中做出了这样的回答:“红原很美,越夜越美,是名副其实的‘天上的街市\’,不信你自己来感受吧!”

“不仅是提升城市颜值,夜景亮化改造工程更多考验的是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精细施工、科学管理,打造亮化精品,用璀璨灯光扮靓红原县城,让一流的城市夜景成为红原新的城市名片。”红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贵雄向笔者介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红原县逐渐认识到,城市亮化工程是城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体现地方特色,提升地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因此不断加大对城区亮化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城市亮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亮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之后,城市亮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夜景不断显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年9月,红原县城市光亮改造一期工程启动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因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最终呈现的灯光效果不够理想,今年5月,红原县再次对该项光亮工程进行优化、补充、完善,按照尽量利用已使用的材料设备、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尽量体现出红原地方民族文化特点、要结合建筑物本身特点进行优化,通过科学规划,把握节点,统一布置,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金,打造出了城市绚丽的夜景。

近年来,红原县充分利用好牧民定居、强乡兴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藏羌城乡党旗红等各种机遇,整合资金,实行国家补助建房资金,国家建设水、电、路基础设施,农牧民自筹自建住房,实现了全县农牧民群众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请把冰棍包装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谢谢!”在红原县滨河路经营杂货店的杨世和已经习惯主动劝导顾客维持环境卫生,闲暇时候,他还会走出店铺,把周围的果皮纸屑都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市容管理,人人参与。”如今这样的环保理念已经为红原县普通市民所接受。“环境好了,大家生活舒心,游客看到也会留下好印象。”杨世和说。

广大群众素质的提高是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石,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也是城市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城乡环境治理成效,促进“好习惯”、“好风气”的形成,引导干部群众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红原县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出全民致力参与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更对城区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深远影响。

正在商铺帮助经营户改正违章行为的城管执法人员王旭告诉笔者,城管队员长期深入街头巷尾,向广大门店业主积极宣传《

href="https://m.yybnet.net/sichuan/"

target="_blank">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并详细讲解占道经营、跨门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处罚条例,同时还上门逐户发放了《关于加强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置秩序管理的通知》等宣传资料,并与沿街经营户及流动摊贩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争取商家、摊主在思想和行动上的支持。

为了切实做好、做实宣传活动,红原县委、县政府还定期组织交警、志愿者等走上街头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增强广大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干部群众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县电视台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制作播放宣传标语,报道爱护环境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红原官方微信、微博以及手机惠民平台,不间断地推送有关环境治理的信息,切实做到了全方位、多角度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让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名群众的心中。

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共享文明优美城市风貌

“违章乱建”、“未批先建”、“依法拆除”等词汇一直是社会追逐和讨论的热点,如何有效遏制乱修乱建行为,推动城乡环境治理,红原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辖区内的乱修乱建进行了全面排查执法,并与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多家酒店签订了《环境卫生目标责任书》,下发整改通知书份。

该县在整治市政乱象过程中对乱修乱建现象给予了严厉地打击,同时合理划定建材、活畜、果蔬等各类专业市场,取缔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贩等,做到了退市还路、行商入市、坐商归店。

对于红原县近年来围绕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所开展的系列整治活动成果,居住在瑞庆社区的市民德吉措大妈的体会尤为深刻:“我家就在农贸市场边上,原来市场后门两侧的通道被摊贩占了大半,人流拥堵,脏乱不堪,安全隐患也时时存在,常常遇到各类人车刮擦引起的吵嘴打架。县里花了大力气搞整治,效果确实很明显,你看现在摊贩都在划定的区域内经营,走在宽敞的路上感觉也很清爽。”对于把流动商贩统一规范至新建的瑞庆综合市场,她

更是竖起了大拇指,为红原县的决策点赞。

随着,红原县城市环境的优化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红原县旅游产业不断壮大,辖区内的牧家乐、骑马点、旅游产品销售点不断增多,违规建设现象随之而来。

面对发展带来的乱象,红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保障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相关设施的建设,红原县按照发展规划,对全县范围内的旅游设施进行排查梳理,有力整治了违规建设的牧家乐、骑马点处,清理移动和固定店招店牌处,整治建筑物、厕所处。

如今,红原县旅游设施建设环境得到了有效地治理,公路沿线再也看不到大煞风景的小广告牌、简易厕所,取而代之的是美观大方的标示标牌,美观实用的卫生厕所,一个规范、有序的的旅游环境展现在世人面前。

伴随着红原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推进,红原浓墨重彩换新装,全民参与城区环境综合治理的攻坚战。城区变美了,街道变整洁了,人们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每一个工作生活在红原的人,无不对红原美好的明天满怀憧憬。

“以前我隔天就会刷一次皮鞋,现在不需要了,街上干净了,灰尘少了很多,皮鞋一周刷一次就够了。”家住金珠小区的张先生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红原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了。他说,在城区街头,游摊游贩不见了,满地垃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垃圾箱,大街小巷规范整洁,车辆停放有序……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是红原县一些乡村环境面临的尴尬现实。家住干休所的东周老大爷感慨地说:“过去,有些地方的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出门到处是垃圾,一些破损的塑料垃圾桶流出的污水很臭,行人经过都是捂着鼻子走,路灯安装也不到位,晚上回家摸黑走。如今,这里彻底变样了,整个城区干净整洁、路灯明亮,家门口都安上了垃圾箱,定期就有人来清理,这要得力于近年来红原县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据了解,年上半年,红原县对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共清理余处,清理卫生死角垃圾余吨,加强对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同时组织余人次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清洁卫生行动;结合城市风貌改造工程施工,积极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规范工作,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广告店牌余个;清除城区“牛皮癣”余平方米;清理整治城区沿街商户不规范张贴的广告余处;清理和规范8处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建筑垃圾余吨,督促施工现场治理扬尘污染,做到施工现场标牌清晰、管理人员挂牌上岗、施工机械建材摆放整齐。

目前,红原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街道两侧合理规划停车区,十字路口安装红绿灯,从城区中心各单位、宾馆协调出个大小不等的临时停车场地供城区车辆停放,县交管部门全天候不间断巡逻,确保车辆有序停放,维护了城区建设工作正常的施工秩序。

人间万事出艰辛,历尽天华成此景。如今,在红原的城乡大地,全县干部群众围绕县委提出的宏伟目标,一场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全民踊跃参与的城市形象提升战役正在轰轰烈烈地向纵深推进,干净、舒适、宜居、宜业、宜旅已成为红原城乡环境的新名片。

·贡波华清牟静洪·

新闻推荐

href="https://m.yybnet.net/aba/hongyuan/201610/5746449.html">红原县开展综合执法大检查

本报讯(牟静洪)为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好“行商归市,坐商归店”工作,近日,红原县工商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净化食品消费市场,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