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济增效山川增绿群众增收 ——阿坝州发展生态经济综述
■记者叶其军
8月6日,阿坝州召开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动员会,全面启动境内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
10月8日,阿坝州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一则消息,阿坝州编制完成了《阿坝州岷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实施方案》。
……
立足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中的“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阿坝州为保护和改善岷江流域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治理激活力,转型铸动力,以生态立州,绿色发展,阿坝州再添全力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新举措。
倡导新理念书写生态新篇章
岷江河畔、猛河两侧、孟屯河谷,山峦叠翠,遍植果树。
甜樱桃、青脆李、红脆李、枇杷、核桃,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夏秋季节的国道213线两侧,当地群众摆起的一个个水果摊蔚成风景。
绿了山林,鼓了腰包。在今年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据显示,2015年度阿坝州特色农产品产量达165.8万吨。这也成为阿坝州依托生态农牧,发展特色产业富民惠民的一个缩影。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产值的90%以上靠砍树支撑的“木头财政”到以水电为龙头带动工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一体两翼”思路,再到如今的“生态立州”发展思路和“生态阿坝”发展目标,阿坝州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对发展思路进行了重大而深远的变革。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阿坝州既是国家和省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备受世人关注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州委书记刘作明说,生态是阿坝的立州之本和发展生命线。“生态经济”的理念被推至首位,其要义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
培育生态产业,阿坝州正秉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坚持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快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建设清洁能源生产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这“五条发展路径”,打好“生态、绿色、特色”三张牌,全力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
转变观念人人都是生态经济参与者
10月的红原大草原上,牧草已经枯黄,正在放牧的瓦切镇牧民泽白放牧时有了“新工作”,收集新鲜的牛粪摊在草地和沙化地结合部。他说:“用牛粪盖住沙化地,明年牛粪覆盖的地方就能长草。”
强化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破坏处于优先位置。目前在阿坝州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共计上百个,草原防沙治沙仅是其中一项。
红原县草原站工作人员安涛,与草原沙化“战斗”多年。“现在对沙化治理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说,过去一年治沙经费只有一两百万元,今年仅草原鼠害治理一个项目就投入近400万元。
随着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藏区农牧民的环境忧患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都在显著提升,更多如泽白这样的牧民群众看到了沙化地对草原的危害,群众更是自觉地参加到生态修复中来。曾经被牧民视为财富象征的牛粪,如今拿来治沙,这就是牧民群众观念的根本上的转变。
“国家搞了好多工程修复草原,现在草原退化现象改善了,牧草长得好了。”感受到生活变化的泽白更加爱惜自己的草场。
牛羊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前几年,政府开始采取草原上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举措,曾让红原瓦切镇德香村的牧民索郎甲很是不理解:“我们牧民,不让我放牧,不让我养更多的牦牛,那全家人吃什么?像我这样想法的邻居有很多。”
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畜不减收,是牧民最关注的问题。阿坝州在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两招力保牧民减畜不减收:暖棚保畜、保险防损。
“一头牦牛保险自己承担24元,政府补贴86元,一旦出现死亡,可获得2000元赔偿;同时政府为我们修建了暖棚帮助弱、病、孕畜越冬用的,它的存在最大限度地避免牲畜掉膘和死亡带来的损失,牛羊减少了,收入不减反而增加了。”索郎甲告诉记者。
阿坝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增加了草场载畜量,防止草场进一步退化,解决草畜矛盾,实现新一阶层上的草畜动态平衡,从而为实现畜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了解到,2011—2015年阿坝州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全州累计完成超载减畜507万个羊单位,存栏草食牲畜下降至805万个羊单位,基本实现了草畜动态平衡。草地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环境既民生碧水青山幸福之源
没有梨花、没有红叶,但来自成都的游客黄治富却在“十一”黄金周大假旅游中整整在金川勒乌乡大坪村核桃山庄乡村酒店住了5天。
“虽然不能感受到万亩梨花盛开的繁华景象,但却能领略到漫山梨树挂硕果,客来树下随意尝的惬意。农家宴味道巴适,价格也很实惠,每人花80元,不仅能享用十多道用料十足的农家美味,还可以留宿一晚。”黄治富在自己的微博中发表了自己“十一”金川旅游的感受。在乡村“农家乐”品尝嘉绒美食,感受淳朴民风,享受高原日光浴,让他此次金川之行也不失快慰。
绿水青山处处是景点,藏家羌家大家到我家。“发展生态经济,要实现经济增效、山川增绿、群众增收。”州长杨克宁如是说。
在阿坝州的生态经济发展中,一个“小生态”与广大农牧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在阿坝州的“全域景区”、“全域旅游”观念中,“进入阿坝州就进了景区”、“整个阿坝州就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大景区”,而每个乡村都是一个个小景点。
“我们这里的腊肉、香猪腿、‘锅边子\’玉米馍馍都很受游客青睐。”核桃山庄乡村酒店的老板朱学富告诉记者。“不仅景色优美,消费价格也公道实惠,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游客。”
藏家乐、羌家乐、农家乐,阿坝州的乡村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发展。以旅游、商贸、餐饮等为主的特色集镇蓬勃发展,一批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藏羌村寨拔地而起,以县城为核心、乡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全域景区”正成为阿坝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发展生态经济,离不开利益联接机制。如今,绿色生态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碧水青山幸福之源的理念正根植于每个人心。而阿坝州提出,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确保不突破国家对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要求和规定。追求生态经济,并未摒弃工业这座“金山银山”,但强调“绿色循环”。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15条意见”后,加速转型的阿坝州工业经济在2015年度完成以下目标就是最好的证明。水电传统产业不断壮大,主力电站发电178亿度。绿色载能企业技改升级步伐加快,一批循环项目建成投产。成阿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德阿产业园区基础建设进展顺利。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培育“新三板”企业5户,川西塑胶成功在Q版上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紧紧围绕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抓特色、提质量,我们正在让生态产业快速发展,让生态阿坝阔步向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松涛)“自从开通藏文语音手机报,我们在牧场上放牧时都能及时了解国家政策。”4月1日,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二村牧民东果洛一边在自家牧场里放牧,一边在手机上听藏文语音手机报。由于受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