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旅游饭”迈进小康门——红原县瓦切镇乡村旅游发展见闻
■牟静洪实习记者张蕾记者杨骁
白云从湛蓝的天空中飘过,仿佛触手可及,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装点着大草原。观赏完草原美景,再走进红原县瓦切镇舒适的“藏家乐”里,品味着清香的糌粑、酥油茶,让心灵彻底地放松……
近年来,瓦切镇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依托壮丽的自然风光、红军长征文化、瓦切塔林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当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藏家乐”遍地开花,农牧民群众端上了“旅游饭碗”。
转变意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客房、茶餐厅、民俗文化展示厅、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的装修都进入收尾阶段。”达俄村斧头山“牧家乐”老板娘李永秀正指挥工人铺装木质栈道,升级自家的“牧家乐”。
李永秀告诉记者,随着“草原游”的持续升温,政府扶持乡村旅游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她今年投资近3000万元,将整个“牧家乐”装备换代升级,同时,修建了12栋两层木质别墅,并按星级酒店的硬件进行配置。
“马上就是旅游旺季了,我们在环境卫生、食材储备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年,我们的接待规模将由原来的200余人上升到500余人,一定要让游客在我们这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念起旅游“生意经”,李永秀脸上满是笑容。
如今大大小小的“牧家乐”在瓦切镇上遍地开花,三星级的“牧家乐”就有两家。尝到旅游业“甜头”的瓦切人心里十分清楚,发展乡村旅游比拼的就是服务。
“每年在花期来临前的筹备阶段,我们都会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服务行业知识、旅游接待知识等。”瓦切镇镇长罗乐告诉记者,以前搞培训都要挨家挨户去请,现在只需打个电话,辖区内酒店、宾馆(饭店)、“牧家乐”的负责人一准都到,不少村子还自发成立了旅游协会。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是旅游从业人员意识的转变,是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旅游致富增收的美好画面正在这个高原小镇缓缓铺开。
就业培训农牧民持证上岗
“这家藏餐的味道十分地道,很巴适。下次来红原还要在他家吃饭。”走进阿拉拉“农家乐”,内江游客廖恩兴奋地说道。
舌尖的美味离不开厨师泽让姐的功劳。这位朴实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能练就如今的一身藏餐手艺,得益于瓦切镇中藏餐培训班上学到的“真本事”。
今年4月,瓦切镇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藏餐培训班,“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当地群众掌握了特色餐饮的烹饪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向成功毕业的学员发放结业证书。原本连家常菜也做不好的泽让姐,如今,蒸、煮、烧、炖、炒等烹饪技能都不在话下。
“以前,放牧风吹日晒,不但辛苦还挣不到几个钱。想出门打工,又苦于没有其他的劳动技能。”泽让姐告诉记者,现在她的厨艺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肯定,工资也涨到了3000多元,对于未来,泽让姐信心满满。
像泽让姐一样,乘着旅游就业培训的“东风”,实现就业的农牧民群众在瓦切镇还有很多。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逐年在增长,对他们的劳动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两期旅游就业培训班,主要是中藏餐烹饪培训,全镇有150名农牧民群众参训。”罗乐告诉记者,培训班除配备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外,还建立了完善的考勤、结业认证机制。现在这两期培训学员中,有在家办“牧家乐”的,也有开“藏餐厅”的,基本都靠从事旅游餐饮服务,在家门口走上了致富路。
“现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也是一天一个样了!”如今,在瓦切镇,提起“旅游”两个字,农牧民群众的笑脸就像花儿一样灿烂。
新闻推荐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雾霾、环保又成关注焦点,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著名歌星韩红等纷纷准备提交相关提案,A股市场也再次掀起环保股涨停潮。冲破雾霾,除了打破垄断提高油品质量外,新能源替代也...
红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红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