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原牧民工程队不图大项目 身边小型民生工程自建自享

四川日报 2014-08-18 12:27 大字

本报讯 (贡波华清 记者 松涛文/图)“线放端正再砌砖,水泥砂浆要拌匀……”8月5日,红原县瓦切镇日干村,村民尼玛俄热带领他的“牧民工程队”给该村村民班玛求旦家修建牲畜暖棚。在他的指挥下,几名身着藏袍的汉子,忙着放线、拌水泥、砌砖,整个修建现场井然有序、有模有样。“我的施工队里所有工人都是本地藏族牧民,跟着我干工程已有两年多时间。”今年42岁的“牧民工程队”队长尼玛俄热告诉记者,他退伍返乡后在建筑行业干了近10年,当上一家中型建筑公司的中层干部。2012年,为了帮助乡亲脱贫致富,辞职回乡组建了这支“牧民工程队”。两年多来,“牧民工程队”吸纳16名当地贫困家庭牧民成为工程队队员。“牧民工程队”干的活儿基本都是政府投资的小型工程项目。瓦切镇党委书记旦木真告诉记者,像这些工程量和技术要求都不高的小型民生工程,有资质的大工程队看不上眼不肯来做,很多时候只能拿给外来的小施工队做。为了多挣钱,这些小施工队经常不顾工程质量,偷工减料,出了质量问题也找不到人,让牧民群众和当地政府头疼不已。近年来,该县创新藏区民生工作机制,通过扶持当地牧区富裕劳动力转产务工,引导牧民群众自建小型工程队,以民办公助、以工代赈等形式参与基本水利、畜牧基础设施等小型工程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项目带动就业增长,实现民生工程项目双效益。

牲畜暖棚建设是当地的一个民生项目,给每户牧民家庭补助6-8万元,帮助修建一个100-150平方米的牲畜暖棚。尼玛俄热带领他的“牧民工程队”积极参与建设,目前已在瓦切镇修建牲畜暖棚50余个。过去工程队修建一个暖棚要花两个星期时间,现在熟练掌握修建要领后只需要一个星期。效率提高了,但工程质量一点没打折。如今,“牧民工程队”修建的牲畜暖棚坚固、实用的名声已传开,很多相邻的乡村老百姓都来请他们去修建。“我已经升到了技术工,虽然有些辛苦,但一家人衣食无忧,我很满足。”47岁的东周泽让是“牧民工程队”里年龄最大的,一家9口人,只有他一个全劳力,过去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全靠国家救济才能吃饱饭,现在靠着自己参与小型工程项目建设,既能照顾家人还能带来收入,让他减轻了不少生活压力。

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扶持下,“牧民工程队”不断发展壮大,建筑水平也不断提升。现在,“牧民工程队”不仅能修建牲畜暖棚,还能修建家庭牧场生产性用房,修沟渠、堡坎,修补牧道。“‘牧民工程队\’参与小型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实现了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解决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工程质量也有了保证,要维修维护随时找得着人,可以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旦木真说。

新闻推荐

阿坝州选调生培训课堂搬进牧场

本报讯(记者松涛)来自安徽的阿坝州新录用选调生李仪走进红原县牧民哈格巴家的帐篷,用这几天学习的藏语与哈格巴打招呼,两个人一会儿时间就成了朋友。“干部到帐篷里,用藏语向你问好,让人感觉很亲切。”...

红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红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