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化速度赛跑 红原试水以市场化方式治沙
王丞相要在沙里种中药材卖钱,朋友们都说他疯了,他自己倒是信心十足。
这位四川中藏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坚持认为,“治沙和赚钱可以两不耽误。”5月14日,他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结晶——“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生态经济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在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开工。
治沙又挣钱,这是什么模式?
□本报记者 熊筱伟 文/图
企业牵头的合作体系
沙地种药收益比放牧高30倍
14日一早,记者乘车行走在瓦切镇草原上。5月,正是高原水草丰茂的季节,一眼望去绿色延绵。车开到一座小沙丘脚下,绿色戛然而止——再往前,就只剩下黄色沙地,稀疏点缀着褐色固沙植物。这片“沙漠”,就是王丞相的掘金场。
这时是上午10点,沙地里聚集了几十位工人,正在挖坑、种苗。他们今天要种下100余亩的中药材秦艽。“粪肥倒到坑头,一定要和土搅拌一下!”虽然早已叮嘱过多次,王丞相还是忍不住大声提醒。不和土搅拌,肥料要烧苗,秦艽活不下去。
项目合作伙伴——省科技厅和相关研发机构,将为药材“活下去”保驾护航。
“这是一个由企业牵头的合作体系。”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刘孝宝说。沙地固化等“硬骨头”,由林业部门完成并买单——像眼前的重度沙化草原,每亩投入都在3000元以上。省科技厅和相关研发机构,则负责让在沙地上种药材这门“生意”变得可行。育苗、种植、采收,全程科研经费主要由省科技厅以科研项目经费形式支付,成果则低价转让给企业。目前科研投入已超过400万元,完成了300亩中药材种苗选育和相关种植技术的研发。
企业就负责种好药材,赚钱。能挣到钱吗?
上周末,王丞相在瓦切镇挖到一根野生秦艽,胡萝卜粗细,比平原种的粗了一倍有余,“绝对的特等品!”像这样的秦艽,一公斤能卖60元以上,较市价高出50%。“在川西北高原种中药材很有搞头。”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涂卫国介绍,川西北地区无工业污染,产出药材完全符合GAP认证标准;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种植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远高于低海拔地区的出产。
王丞相今年要在红原县1050亩沙化地里示范种植秦艽、独一味等。预计3年后开始盈利,每亩沙化草地纯收入在600元到2000元之间。而红原县目前主导产业——牦牛放养,每亩草地纯收入仅20元,差距在30倍以上。
药材种植和治沙互为补充,还将带动制药、旅游等产业。
将牧民纳入治沙产业
以利益驱动解决两大难题
年过五旬的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鄢武先已经搞了5年的治沙技术,常往川西北高原跑,对这儿的治沙工程了如指掌。
柳条编成的沙障,把沙地划分成一块块方形,当中种着可以防风固沙的高原红柳。“有这么几手,流沙基本上就可以固定下来。”鄢武先说。
这种传统的治沙模式,维护上有着巨大缺陷,“一般也就管个5年。”鄢武先指着对面的一座沙丘,那儿也是固沙工程,但只能看到红柳,沙障已经完全没了踪影。“那是2008年修的,人踩牛踏,沙障都弄坏了。”没了沙障,沙丘又可以继续“流动”。沙障修补、补种固沙植物都需要钱,地方政府拿不出。
让企业来做,维护问题就简单多了。
治沙和牧民放牧的矛盾,是另一大难题。传统治沙工程要求轮流禁牧,对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这等于“砸饭碗”。而对于新模式,牧民们很期待。瓦切镇牧民仁泽尔佳拿出250亩地转给王丞相的公司。“公司每亩一年给15元,以后学会了,自家也可以种药材卖钱。”
产业化治沙,就是要将牧民纳入产业当中,统一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再按市场价统一回收,使牧民变为种植者,减少放牧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红原县草地沙化面积约10万亩。从2008年起开始由政府主导治沙,近两年每年投入都在600万元以上,但效果“赶不上沙化速度,沙地范围一年比一年大”。副县长吕波希望,把治沙当“生意”做,或许会扭转这一尴尬局面。
链接
种药治沙 难点何在?
种药治沙,需要面对哪些风险?
药材种苗要在5月初发芽前移栽到正式“田地”里,否则难以存活。苗子种下去要浇三次水,在红原,主要靠自然降水。
水是让王丞相犯愁的大问题。打了4口5米深的井,都不出水,这里地下多为流沙层,难以聚集水源。
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低,高原药材生长周期更长,对企业就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和风险。去年已投了800多万元,今年计划投2600万元左右。这样的投资还要持续数年。王丞相已做好5年不盈利的准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中成记者松涛)7月10日,红原县安曲乡哈拉玛大草原上,游客们不仅被鲜花盛开的大草原深深迷住,独具特色的帐篷也吸引着游客们体验一回安多藏族的游牧生活。红原县安曲乡哈拉玛村,一顶外观与过去...
红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红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