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养一头牛多增一片绿马宁本报记者松涛一早红原县
少养一头牛 多增一片绿
□马宁 本报记者 松涛
8月26日一早,红原县安曲乡下哈拉玛村绿油油的草场里,牧民让尕和妻子正在给牦牛挤奶。随后,他牵着自家一匹装扮漂亮的白马赶往2公里外的月亮湾景区,供游客骑马、照相。“现在牛养得少,草原变美了,游客越来越多,收入比过去高了。”让尕说。自2009年省政府决定在红原、炉霍两县开展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以来,效益已经显现:退牧还草、草原生态补奖等政策利好,让红原走上了一条现代草原畜牧业科学发展之路。
【算式一】
人均养牛数≤18头
效果:草原又绿了
红原县有天然草场11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121万亩。但由于牲畜长期超载放牧,2009年,红原大草原“两化三害”面积已达982.2万亩,90%以上的草场呈不同程度的退化。
让尕家原有牦牛230头,是村里的牦牛大户。2009年,安曲乡率先在全县实行草率平衡,规定在1999年底前在本乡登记在册的牧民每人限养18头牦牛,以后的外来人员和新增人员每人限养9头牦牛。让尕家共4口人,按规定只能养72头牦牛,得一次性出栏158头。让尕告诉记者,这次集中出栏后,剩余牲畜与草场理论载畜量划上了等号。
与此同时,草原“两化三害”治理加大力度,在红原,先后完成退牧还草700万亩,建成国家级牧草种籽生产基地2万亩,编织生物沙障22.7万平方米,完成瓦切乡沙化治理2.34万亩。
“几年前,草原的很多地方都变成了黑色;现在,草原又绿了。”让尕说,自己终于又看到了草肥水美的大草原。
【算式二】
1=5
效果:收入不降反增
作为畜牧大县,红原的畜牧业其实并非如外界所看到的那样红红火火。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大资源小产业、大产出小收益”。究其原因,在于标准组织化程度低。
于是,一种 “牧农户+专合组织+公司”、“协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在这里生根开花。迄今,当地已经成立了牦牛养殖、绵羊养殖、酸奶加工、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藏中药种植及乡村旅游等15个专业合作组织。
瓦切乡唐日村牦牛养殖合作社有改良草场2000亩,暖棚600平方米,优质改良母牛121头。合作社负责人拉姆告诉记者,如果这样大的草场里养殖100多头普通牦牛,每年的收入最多不过4、5万元,但养殖改良母牛收入能翻三番。对此,合作社社员桑机深有体会,他以2头改良牛加入合作社,2011年,这两头改良牛已经给他带来了七千多元的收入,比得上家里放养的20多头牦牛。“合作社里1头改良牦牛的产奶量抵得上5头普通牦牛的产奶量。”桑机感慨地说。
红原县畜牧局副局长杨宏光透露,目前红原县建立了麦洼牦牛本品种选育基地3个、藏系绵羊原种场1个,设立了42个冻精冷配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良种繁育与改良网络体系。通过限养、改良等措施,牦牛生长周期由过去5-8年缩短为4-6年,实现了牧民牲畜减少而收入不降反增。
【算式三】
1+1>2
效果:年收入翻番了
通过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扶持,藏家乐主人洛巴在色地乡牧民定居点建起了漂亮的二层小楼。“这样漂亮、宽敞的房子就这么两三个人住着可惜了。”洛巴萌生了开藏家乐、搞旅游接待的想法,于是,他将牦牛养殖的活儿交由妻子和老丈人打理,聘请了一个厨师、两个服务员,专心从事藏家乐生意。“过去仅靠牦牛收入,一年不过万元左右,现在牦牛收入+旅游接待收入,收入翻了几番。”洛巴说。
近年来,红原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文化旅游三产为发展方向,加大投入,建成日干乔湿地和月亮湾生态栈道,建成热坤村、下哈拉玛村自驾游营地,新增旅游床位800余个,全县旅游接待床位达到4500余个,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该县鼓励支持牧户兴办牧家乐和家庭风情旅馆,目前,该县已经建成牧家乐18家,藏式家庭风情旅馆130余家,并与内地5家旅行社签订定向旅游项目协议,初步形成了“牧户+协会+旅行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新闻推荐
1月23日,甘孜州甘孜县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签约仪式暨投资说明会在成都举行,会上集中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0个,总投资22亿元。今年,甘孜县预计引入旅游项目7个,总投资5.28亿元。2013年,藏区旅游怎么干?甘孜、阿...
红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红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