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野生大熊猫宝宝不幸溺亡 发现于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年仅半岁的她正是可爱的年纪
■天府早报记者 万梦瑶
7月3日,一张大熊猫搁浅河滩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网友称大熊猫发现于成都大邑县,已经死亡。天府早报记者从成都林业局了解到,2018年7月3日,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张学良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观察。13点30分左右,巡查到云华村9社磨子坡处,在小河子沟的河中央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体,系为网上流传的溺亡大熊猫。
现场:
溺亡大熊猫胃内残余少量奶
据悉,当天张学良报告了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将这只疑似遭暴雨后被洪水溺亡的大熊猫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会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连夜检查处理。
据鉴定报告,死亡大熊猫情况如下:幼仔,半岁左右,雌性,体重14.25kg。头部有2处皮下出血,下颌出血,肺部有大量气泡,胃内有奶,肠道内有已消化的竹叶,脾脏有少量出血点,其他脏器无肉眼病理变化。诊断为溺水死亡。判断可能因2日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该大熊猫幼仔不慎落水溺亡,后随洪水冲至河岸浅滩处被发现。
近日来,四川遭遇连续今年入汛后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据成都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已要求在山区作业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加强巡护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野生动物栖息状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置。
专家:
最好的保护是让它适应自然
“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相关专家说,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面临自然界各种因素威胁,如天敌、自然灾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进行繁衍进化,不断适应自然。
“大熊猫绝不是宠物,也不是只能圈养的物种,我们所有的科研终极目标之一,就是恢复扩大它的野生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相关专家表示,绝不能因为野外存在风险,就把野生种群捕回,“那将是大熊猫保护的倒退。”
前述专家说,野生大熊猫必须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保护栖息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目的就是这个。”据四川省林业厅介绍,目前四川正在推动建立横跨各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DNA数据库,以其尽可能实现野生大熊猫的精细化管理。
链接
此前也曾出现大熊猫溺亡事件
此前调查表明,四川现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主要分布在46个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每个保护区均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并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力量。但是在以往,也出现过大熊猫在野外意外死亡的事件。
2006年4月28日,我国放归了第一只接受野化培训的大熊猫“祥祥”,“祥祥”从2003年起接受野化训练共3年,但在2007年2月19日,科研人员发现“祥祥”的尸体躺在“转经沟”的雪地上。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曾宣布,“祥祥”是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严重内伤致死。
2011年7月6日,有村民在汶川县紫坪铺水库回水凼处发现一具大熊猫尸体。这只大熊猫舌头破损,腹部严重胀气,腹部和四肢部分毛已被大水冲掉,并无明显外伤。后经鉴定,这只大熊猫为10岁左右的成年雄性,从肺部及支气管的积水猜测,这只大熊猫已经在水里泡了两三天了,可能是被连日的暴雨和泥石流冲到了河中,最终溺亡。
2014年6月28日,一只野生大熊猫被发现溺亡于卧龙耿达水电站闸口附近。打捞上岸时,这只大熊猫四肢僵硬,全身肿胀,大部分毛发已经脱落。经兽医和相关专家解剖认定,该死亡大熊猫为6-7岁青壮年,雌性。
据当时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卧龙连下暴雨,这只野生大熊猫有可能是下山饮水时,不小心摔伤头骨后被山洪冲下河中,导致溺亡。
新闻推荐
地震后新建的黑水县羊茸哈德新村全貌。黑水县委宣传部供图5月8日傍晚,飘了一天小雨的阿坝州黑水县空气清新。路两旁紫...
黑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黑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