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全域旅游风景这边独好——黑水县加快“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建设纪实
俗称“世外桃源”的黑水县木苏乡大别窝村
■胡伟实习记者张蕾记者杨刚哈斯满
秋季的黑水县,“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韵味尽在不言中。沿着蜿蜒的公路一路前行,仿佛进入一条色彩斑斓的五彩画廊。河谷间,秋叶渐次泛黄、变红,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眼前的美景让这里正成为最佳旅游目的地。
在阿坝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黑水县敢为人先,乘势而上、借势发力,这里因“生态、业态、文态”三态高度融合而魅力四射,因“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微联动成为旅游“新宠”,多彩黑水,魅力正喷涌而出。
因势利导,笃定思路谋发展。黑水县按照“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依托“冰山、彩林”两大核心旅游资源,以“三态”融合为引领,“三微”互动为切入点,立足黑水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抢抓脱贫攻坚机遇,融汇旅游要素,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引领,推动产业融合,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黑水县旅游再创历史新高,全县预计接待游客148万人次,比“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增加120.5万人次,增长433.4%,年均增长39.8%;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3亿元,比2011年增加11.4亿元,增长478.7%,年均增长42.1%。
如今的黑水,在全州上下一盘棋加快建设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程中,“三态”融合、“三微”联动迈出坚实步伐,成效初显,旅游产业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助力黑水县各族群众奔小康。
“三微”联动——小景点撬动大旅游从羊茸·哈德到色尔古藏寨,从达古冰山到奶子沟……多彩黑水处处是景,星罗棋布的微景观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景区惹人流连;小菜园里品茶,小果园里采摘,微田园中的浓浓乡愁洋溢在每位游客心间;方便快捷的道路,完善的旅游设施,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人员,绿色、安全的特色美食,微环境让游客宾至如归。
黑水县旅游因微景观而更有品质,因微田园而更富情趣,因微环境而更具软实力。“三微”联动,全域旅游新蓝图更为清晰,风景这边独好。
全域旅游因微景观建设而拓景扩容愈发美丽。
云雾缭绕,彩林斑斓;落叶纷飞,碧水潺潺。秋天的羊茸·哈德美得恍若世外桃源,站在村桥头放眼望去,40余幢小别墅错落有致,一面面五星红旗在屋顶随风飘扬……走进藏寨,“四纵三横”的青石小路将整座藏寨连接起来,看上去井然有序,整个藏寨游人如织,或是散步,或是休闲晒太阳。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房子的门窗都是全木质结构,精工细作的藏式特色雕花布满整个门窗,而墙体基本都是通过就地取材,垒石而居。房屋前面的小庭院里,或是放着两三张木椅,或是种着绿油油的青菜,或是从山上移种的野花。门前的路灯、篱笆,包括垃圾桶都装饰得十分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
“打造微景观,延伸游览的空间。”今年,黑水县出新招,在80里彩林七彩奶子沟,不仅可以看到彩林与雅麦湖水天相接、碧波如洗的美景,还可以看到该县在奶子沟就地取材,将六字箴言、八宝图、观音像等极具藏区民族文化特色的图案雕刻于石头上,排放在公路沿线的溪流边,并以此延伸,顺势打造出开放式的“吉祥营地”和长达两公里的“幻彩玛尼沟”。游客漫步在鹅卵石上,看着脚边轻轻流淌的溪水,呼吸着原始森林的自然芳香,抚摸着河畔的藏文石刻,一时间仿入人间仙境,荡尽许多人生烦恼。
这些微景观的建成,给游客提供了延伸游览的余地,也给当地群众依靠土特产增加收入提供了场所。
全域旅游因微田园建设而更富情趣。
“要让游客在我们这看得到田园风光,听得见鸡鸣犬吠,闻得到瓜果菜香,记得住乡情乡愁。”羊茸村村委会主任三郎俄木告诉记者,在羊茸·哈德藏寨的打造过程中,不仅保留了“红瓦屋面片石墙,雕花门窗小庭院”的修建方式,还紧扣体现乡村气息、乡村情趣目标,引导老百姓在前庭后院栽花种树,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把村寨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整个村内形成了一步一景、景景动人的景致。
“游客都喜欢到门前的院子里摘点瓜果蔬菜,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又好玩又好吃。”旅游接待户苏拉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开寨以来,依托“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羊茸村已发展的旅游接待户就有20户,村民或参与旅游接待,或在村里的旅游服务公司上班,人人都端上了旅游的“金饭碗”。去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155万元,人均纯收入7677元。
羊茸村乡村旅游的“火爆”是该县“三微”联动,不断优化旅游的微观品质,不断提升旅游的综合体验价值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县整合4000万元资金,将‘三微三态\’高度融入整个全域旅游发展中,加快以旅带农、助推连片脱贫,致力打造80户旅游接待户、20家星级农家乐,带动直接就业超过450人、间接就业1800人。”黑水县旅游局负责人雷明全如是说。
为全面提升黑水县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软硬实力双轮驱动。近年来,黑水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按照“沟域经济”总体布局,立足“冰山、彩林”核心资源,坚持“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的建设理念,采用“以点连线、以线串珠”的发展模式,重点建设“康养羊茸、吉祥奶子沟、红色昌德、七彩甲足”4个村,配套建设吉祥营地、幻彩嘛呢沟等17个重要旅游节点,形成串珠式旅游发展格局,大有公路通到哪里,风景就延伸到哪里之势。
如今,黑水县全域旅游因微环境而更美。这里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景区服务员,服务更热情周到……行进在黑水县,处处可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旅游硬件水平的极大提高,使得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见微知著,造微入妙。小景点撬动大旅游,微型景点景观是大景区的补充和拓展,黑水县在打造全域旅游过程中,既打“宏观”牌,又打“微观”牌,让整个县城的旅游“活”起来、“绿”起来。
“三态”融合——“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7月20日,全州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召开,州委明确提出要突出“三态”融合、注重“三微”联动,聚智聚力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三态”融合、注重“三微”建设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如今的黑水县愈发美丽。
多彩黑水美在生态。
“黑水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方精致的山水,绚丽的自然风光引人注目,真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在城里根本看不到这样的风景,生态美景多样,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美景深深打动了我。”
……
如今,穿行在黑水县,游客对该县的生态美景赞不绝口。
绵延在黑水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彩林区,由奶子沟、达古冰山、三奥雪山、卡龙沟、红军大峡谷“五沟”组成,置身其中,如同走进了立体画廊,被誉为“画家的天堂、摄影师的乐园”。黑水县旅游资源富集,素有“梦幻冰山·多彩黑水”和“雪域画廊”的美誉,更有“雪山低头迎远客、更喜岷山千里雪”的情怀,在这里,可以领略世界顶级的冰山彩林风光,体验独具魅力的文化休闲和错季度假。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不仅是一个区域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区域重要的旅游卖点。在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中,黑水县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真正将绿色还给自然、把生态还给自然,努力形成个性鲜明、生态一流、景观醉美、高端旅游与大众旅游相配套的旅游精品景区。
黑水全域旅游因业态而活。
木为梁,草为顶,青石板为地。一排秀丽的草亭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公路沿线的小河滩上,与满山五彩斑斓的彩林相得益彰。此时的吉祥营地里,游人如织,奶子沟村村民尼尔美的烧烤摊前,四溢的香气吸引了众多“好吃嘴”来品尝当地美味。
“这个自驾游营地是政府今年投资350万元打造的,用来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石刻产品销售和其他旅游接待服务。”尼尔美告诉记者,现在是旅游旺季,村民们的农副产品在营地十分受游客欢迎,一天最多可带来500元的收入。
旅游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百业兴。在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中,黑水县积极顺应旅游常态化、消费个性化、供给精准化的发展态势,对现有旅游六要素的业态体系进行分析、调整、完善,以融合发展为动力,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系列、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展旅游覆盖领域,创造更多优质高效的旅游供给产品。
“旅游+农业”,黑水县以“早实核桃藏香猪、道地药材黑水蜂、生态蔬菜凤尾鸡”为依托,让游客能够到田园中摘水果、捡鸡蛋,亲身体验农家之乐;“旅游+文化”,让黑水传统的“卡斯达温”、冰山彩林元素等能够全面的展示给游客;“旅游+服务”实现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全面提升旅游服务……
一个个“旅游+”的出现,为该县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促农增收致富增添了强劲动力,形成了“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的发展格局。
黑水全域旅游因文态而有味。
去年7月29日,在首届“川甘青三省交汇地区离退休老干部锅庄邀请赛”上,黑水县代表队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荣获二等奖。整个锅庄表现出来的粗犷、浑厚和神勇,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阵阵喝彩声。
黑水藏民俗文化底蕴厚重,“卡斯达温”、多声部合唱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红色文化悲壮而厚重。“我们打算将达古冰山景区建成黑水藏文化集中展示中心,以“卡斯达温”为主,曼陀罗弹唱、黑水锅庄为辅。”雷明全向记者介绍,该县将在重大节庆或旅游旺季将“卡斯达温”、咂酒文化及工艺、花腰带工艺、木器手工车磨工艺在全县景区作为重要文化景观进行展演。
文化为魂、特色为根,黑水县紧扣“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作用和载体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目标,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实现文化和旅游业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借助文化力量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是增强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黑水县按照县内有一个主导文化品牌,重点景区有一台常年性表演节目,涉旅重点乡、村有一支专门文化娱乐表演队伍的“3个1”目标,深入挖掘、整理和提炼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
为了全方位展示黑水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彩的旅游资源,赋予“生态黑水”文化内涵,该县积极搭建本土文化“内外联动”的展示平台,通过举办“藏族民俗风情节”“本土锅庄汇演”等活动,以及参与“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节”等重大展演活动,不断提升黑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为文化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三微”联动,“三态”融合,黑水县紧抓机遇,走上了新型旅游发展之路。“去黑水避暑”、“去黑水看彩林”、“去观赏黑水神秘古寨”……一时间,黑水旅游成了许多游客口中的热词,黑水正在多彩阿坝大地上绚丽绽放,展示出无限生机。
新闻推荐
——四川省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本报记者周前进极具藏族特色的民居依山而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室内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等一应俱全……9月,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