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大扶贫格局有效处理好四种关系

阿坝日报 2016-09-06 00:00 大字

·刘云建·

编者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阿坝州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明确目标任务、锁定脱贫对象、完善年度规划,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

贫困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面对脱贫攻坚硬任务,必须动员全州上下各方力量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怎样的宝贵经验?本报推出理论专栏,围绕阿坝州脱贫攻坚的特点、难点和关键点,邀请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畅谈所思所感,交流经验,为阿坝州***、精准脱贫工作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黑水县把握“连片性贫困稳定脱贫、群体性贫困有效脱贫、个体性贫困持续脱贫、特殊性贫困同步脱贫”的规律性认识,将脱贫攻坚与“十三五”规划、沟域经济发展、连片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用活用好用足顶层政策设计,注重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村摘帽与户脱贫,贫困户与亚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脱贫与奔康四种关系,着力巩固脱贫成效,做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变“扶贫”为“脱贫”

实现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同频共振

我县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较为滞后,改革开放意识、主体风险意识普遍较弱,贫困群众期望政府大包大揽,“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未被充分激发,且素质普遍较低。围绕因村派人、措施到户精准,一方面,县委、县政府2016年—2020年期间,预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5000万元,仅2016年,县本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技术支持和项目推进等。组建了35名县级领导干部、75个县级部门、64名“第一书记”和445人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建立起“5+1”帮扶机制,即:每个贫困村有1名以上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党组织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1名以上监督员,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实行组团攻坚推进,确保511户贫困群众平均每户脱贫措施达3条以上。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着力在“引”和“领”上深下功夫,把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挖掘发展的内生动力,变政府“扶贫”为群众“脱贫”。从思路、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帮助贫困户打开思路、找准路径、激发内在动力,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从而有效防止了“政府大包大揽,群众袖手旁观”这一错误倾向。注重听取群众发展意愿,精准化投放“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黑水蜂”六大产业项目,以“小而准”的项目投放,真正让群众看到了脱贫希望、尝到了致富甜头。同时,加大先进典型的扶持、宣传、表扬力度,特别是在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向上,向群众积极性高、主体作用发挥好的地方倾斜,确保导向有力。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双向发力,形成了攻坚合力,达到了同频共振。

整合项目资金

实现“村摘帽”与“户脱贫”同向而行

我县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多,但体量较小。围绕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精准,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切实加大整合力度,将基础设施提升、新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统筹纳入脱贫攻坚“大盘子”,统一调度、精准投放,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既确保贫困村“摘帽”,又确保贫困户脱贫“销号”,从而保证不遗漏一人一户。立足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将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核心位置,不断破除瓶颈制约。“***,道路先行”。今年,按照“强骨架、畅出口、织网络”的思路,计划投资5536万元,完成龙坝乡至洛多乡、色尔古镇至瓦钵乡道路改扩建工程,以及13个村组道及村内入户道路建设;力争年内启动投资37亿元的国道347线三改二工程和投资14亿元的黑理路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精准脱贫的路网支撑体系。整合资金1.02亿元,完成30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投资1326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新增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投资8278万元,加快西尔芦色中型灌区建设,解决2.8万余亩农田灌溉需求,启动高半山渠系项目,全县农田灌溉面积可达4.4万亩,农田灌溉比例达到45.35%。投资2260万元,实施涉及47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基础设施整合推进、精准投放,促进了“村摘帽”与“户脱贫”同向而行。

抓好连片开发

实现贫困户与亚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发展

按照绝对贫困划分标准,我县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众接近绝对贫困线,或者说刚刚超过绝对贫困线,处于亚贫困状态,极易反复。围绕扶贫对象精准,通过产业连片培育、项目连片实施,让贫困户与亚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受益、同步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协调推进。以发展沟域经济为抓手,持续建好蔬菜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六大沟域经济带,持续推进“一三互动、以旅带农”,激活沟域、带动县域。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助增收。整合资金8700万元,加快发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黑水蜂”六大产业,种植生态蔬菜2.2万亩,新种植早实核桃4000亩(规模达到2.65万亩),新种植道地药材3710亩(规模达到2万亩),带动养殖藏香猪13万头、凤尾鸡18万只、黑水中蜂2.5万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增收。年内计划投资4361万元,实施沙石多乡昌德村红军文化广场等8个项目,建好红色文化走廊,加快推进“文旅互动”进程。有效整合乡村旅游脱贫、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加大旅游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户134户,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加大优势资源整合力度,推进“互联网+旅游”战略,加大全方位立体营销,不断提升黑水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开发力度,激活县内文化市场,不断加快旅游富民步伐。通过生态效益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连片培育、连片实施,实现了“贫困户与亚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发展。

瞄准长远规划

实现脱贫与奔康同步达标

脱贫不等于小康,脱贫是全面小康的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围绕脱贫成效精准,摒弃就脱贫而脱贫的狭隘观念,牢牢肩负发展第一要务,将1781名贫困群众脱贫目标逐一分解到“八个一批”之中,建设“三好两富”,重点从提升贫困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入手,扎实推进脱贫与奔康同步达标。着眼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充分发挥社保兜底作用。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和常态化义务巡诊,力争全年诊疗群众5.9万人次,建立健康档案6万余份,有效防止因病返贫的问题。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统筹、临时救助等兜底政策,全年计划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救助贫困群众2000余人次。加快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城乡低保对象复核清理工作,计划发放低保金2500余万元,累计救助2.27万人次;发放养老金763.4万元,新农保覆盖25508人次,实现贫困群众低保政策和60岁以上贫困群众新农保全覆盖。大力发展十五年义务教育,全年落实各类减补政策2681.1万元。深入实施就业惠民行动,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1.1万人次。深入开展文化惠民行动,开展送文化下乡15场次,免费放映电影1482场次,逐步让贫困群众感到物质富裕、精神更加富足,实现脱贫奔康同步达标。

(作者系中共黑水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黑水县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

本报讯(胡伟)今年,黑水县抓住“旅游扶贫示范县”机遇,整合资金4000万元推进“三微三态”建设,加快红色昌德、七彩甲足、康养羊茸等重点节点打造、加快以旅带农、助推连片脱贫。以此将打造80户旅游接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