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撬动“美丽经济”再升级——黑水县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纪实
■姜超胡伟记者袁娜马兴琳
这是一片悠久古老的土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孕育了举着咂酒高唱山歌的藏家儿女,大美自然勾勒出色彩缤纷、满目斑斓的五彩画卷,卡斯达温氤氲出历史与人文的袅袅香气,达古冰山等三座雪山依然散发着万里长征的璀璨荣光……
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绝美的自然生态使黑水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近年来,为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进一步打造阿坝州腹心地带的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增长,带动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生产生活提量增值,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黑水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的旅游发展升级版取得可喜成就,2015年,该县实现全年接待游客125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过11亿元。
全域谋划过境游升级为全域旅游
“第一天从成都出发,经汶川到茂县,过色尔古,途中参观色尔古藏寨,夜宿黑水;第二天游览达古冰山,下午参观羊茸·哈德村,晚餐黑水品藏宴;第三天上午参观德清朗寺或三奥雪山,下午回成都。”这是今年“五一”劳动节黑水县官方微信号“多彩黑水”发布的黑水旅游信息,成为很多外来游客进出黑水的参考。这条消息,一方面可以看出黑水目前旅游市场的成熟性,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该县交通环境的可进入性。
黑水县旅游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离不开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旅游开发的决心,2000年,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在黑水县达古冰山的三达古村召开现场会,首次提出黑水旅游产业发展要以冰川为依托,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在当时,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字,也是该县历年来未曾达到过的目标。
时间匆匆,2013年,新一届黑水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旅游产业发展,结合激活沟域、带动县域的发展路径,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按照“一三互动,以旅带农,文旅相融,以文促旅”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机制,创新宣传促销形式,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做特做响“圣洁冰山·多彩黑水”品牌,黑水旅游产业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和要素,至此,黑水县全域全时旅游体系基本搭建完成。
针对黑水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该县按照旅游产业全域化要求,在新编制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里,明确了“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战略,通过“积极打造全国秋季旅游知名目的地”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冰山、彩林、藏寨、民俗、文化整体联动开发,持续推进绿色生态游、康养避暑游、民族民俗风情游等集群发展,实现由做单个景点向建大景区的转变。
2000年到2016年,16年时间,黑水县旅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年50万旅游人次的承诺已经翻番,“十三五”期间,黑水县政府提出了接待游客年均增长14.9%,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8%的宏伟目标。
文旅结合统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旅游业就像一把折扇,一面写满了经济之道,另一面画出了文化之风。“文旅相融,以文促旅”的文旅体系建设,让黑水旅游发展得到了“形”和“神”的融合。把文化、旅游纳入同一个管理体系,彰显出别具韵味的灵性和张力,统筹协调和全面领导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备,用更新的思路、更新的机制、更新的办法打造出全时全域文旅体系,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
面对游客求鲜、求奇、求知、求乐、求健康的旅游新需求,黑水县积极打造冰山彩林节、冰雪节和各式各样的民俗节庆,并结合文化特色,设计创造出一系列让人兴奋的体验项目,教游客唱藏歌、跳锅庄,请游客体验特色藏家菜的做法,满足游客体验当地民俗风情愿望,以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业发展。(紧转4版)
新闻推荐
■记者马兴琳袁娜村子里竖起地质灾害避险撤离线路牌,牌上都标明地灾发生后村民撤离的线路;每户村民的墙上张贴着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卡上注明了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撤离地点、撤离路线、救...
黑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黑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