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当高原“好门巴” ——记内江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邓朝云的先进事迹

阿坝日报 2016-05-18 13:50 大字

■记者杨熙王建平

一位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术提高藏区医疗水平,为藏族群众带去健康的白衣天使,被藏族群众赞誉为“好门巴”——他就是内江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市中区沱江乡卫生院的副院长、挂职黑水县知木林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的邓朝云医师,他是“白衣天使”,更是爱心使者。

2014年8月20日,他积极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号召,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内江人民的深情厚谊,与其他20名援藏战友一道离开故乡和亲人,踏上黑水这片辽阔而神秘的高山峡谷和雪域高原,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援藏之旅。

他始终带着“有志而来,有为而回”信念,以党性为原则,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克服重重困难,立足于本职岗位,勤奋不怠,倾情服务藏区。他始终不忘党的重托,始终牢记一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扎根基层,解民疾苦,传授知识,撒播健康,为提高黑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藏族同胞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把藏区作为第二故乡,视藏族同胞为亲人,热忱服务,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克服困难真情融入

黑水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聚居县。全县最高海拔5286米,平均海拔3544米,最高气温33.5度,最低气温零下14.4度,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常有干旱、暴雨、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翻越的五座大雪山,有三座就在黑水。

受组织安排,挂任黑水县知木林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邓朝云在融入中感受藏区的不易,在适应中感受高原的艰辛,在孤寂中感受离乡的痛楚,面对困难,他毫无退却,誓在雪域高原书写无悔青春。

邓朝云还记得,刚到知木林中心卫生院的场景,通往知木林的道路在高山与峡谷之间,道路蜿蜒曲折,让内地人望而生畏,从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了医院,医院给他提供的宿舍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陪伴他的只有一把椅子、一张小条桌、一张小床,顿时让他感到些许失望。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闪电、雷鸣、河水冲唰声、犬叫声交织在一起,院区一片漆黑、寂静,缺氧、生活的不适应,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让他整夜难以入眠,但他默默告诉自己,绝不能被这些客观因素所影响,应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还记得,刚到黑水的第一个周末,那天阳光明媚,他到县城处理工作事宜,但是距毛尔盖电站约9公里处道路垮方,交通中断,为尽快赶到县城,他冒着酷热开始爬山,忍着饥饿,摸着炙热的石壁一步一步向上爬,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险,艰难前行到半山腰,大量的出汗和饥饿,他的身体已无法支撑,瞬间昏倒在地。在身体开始向下滑的一瞬间,他模模糊糊抓了一棵小树,身体则紧靠在岩壁,十几分钟后,头脑渐渐清醒了过来,他咬紧牙,半蹲着慢慢挪动身子,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到达了山脚下的公路旁,这时他衣服已被汗水湿透,满身布满灰尘,裤子已被划破,双手被刺伤,一身疲惫。

到达县城办完事情,回到寝室已是晚上七点半,看见了一起援藏的战友,犹如见到了亲人。领导给他敬了杯酒,酒入口中,久久不能下咽,眼里涌起了泪水,他哽咽道:“我终于见到你们了,看到大家就如回到了家。”

邓朝云面对严重的生理、心理不适应,努力克服困难,放弃医院给他的休息调养时间,立即投入工作,一方面主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另一方面了解、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院长和职工们的热情帮助下,他逐步了解了医院整体情况,并根据当地医疗条件,教授当地医生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治等医疗知识,着重对年轻医生加以辅导,提高当地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除了在一线岗位坚持为患者诊治,还承担24小时应诊及处置危急患者的二线班,对危急重症做到每例必到,周末双休日、节假日也坚持上班。

医院的病人来自晴朗乡、扎窝乡、慈坝乡、卡龙镇,路途较远,交通不便,所以经常是下午一、两点都不能下班,时常是一碗泡面就是午饭,经常停水、停电,泡菜下冷饭是家常便饭。

他在日记中写到“在艰苦生活工作环境中不断磨练,让我的意识更加坚强,体验到了一种肩负伟大使命的自豪,而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无论如何都是一笔宝贵财富。高原反应、生活的不适应、艰苦的工作丝毫没有动摇我援藏的决心,并时刻提醒着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援藏干部人才,要始终坚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海拔高,境界更高,任务硬,骨头更硬\’的精神”。

兢业工作倾情奉献

去年国庆节期间,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继续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为促进知木林片区医疗卫生工作发展,他先后深入各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开展业务指导、传染病知识培训、“新农合”政策宣传,还对乡村医生注册考试进行了相关政策宣传和培训,多次叮嘱各乡镇医务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为藏区老乡的服务本领”,他自己也完成了一篇知木林中心卫生院卫生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他在临床工作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和探索今后医院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他主动介绍科室管理经验,帮助科室完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帮助完善医疗文书,做好医院阵地建设,先后对医院及科室工作提出建议10余条。去年12月,他受县卫生局安排到县中藏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元旦节期间主动放弃休假,连续工作30余天,诊疗病人800多例,带教阿坝州卫生学校多名实习学生。至今开展培训6次,培训共计200余人次。

去年7月初,全县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境内多处爆发泥石流、塌方严重、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给藏族同胞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他心急如焚,焦虑难耐,立即投入抗洪救灾中,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通宵达旦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冒雨装沙袋、抗沙袋阻挡洪水,汗水、雨水浸湿了衣服,双手被刺伤,筑就了一道道城墙。当得知一商店受灾,立即卷起裤子投入抢险队伍中,搬运商品、家用电器、日用品,他忘却了刺骨的洪水和难忍饥饿,通过数小时奋战,转移了全部物品。随后,他又冒着风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徒步赶赴受灾现场、走村入户,先后到达维多村、热窝村、热里村,为藏区群众免费进行测量血压、查体、问诊、咨询、发药、入户消毒、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对所有被水浸泡的场所,尤其是学校食堂、酒厂、饭店、商店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帮助藏区群众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农民家走访,了解农民的健康状况,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测血压、血糖、检查咨询,满足了群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难题。一年多以来,他已开展小手术100余例,诊治病员5000余人。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有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扎根高原收获情谊

为了援藏事业,忠孝不能两全,在藏区工作近500天,只回家几次,但他无怨无悔,把对亲人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对因车祸住院父亲的照顾也忍痛放弃,住院三个月期间,只回去看望一次后又匆忙赶赴藏区工作,临走时他双手紧握住父亲长满老茧的手,父亲对他说:“藏区工作要紧,那里有更多藏族同胞需要你,你放心工作……”他看见父亲苍老、憔悴的双脸,泪水湿润了他的双眼。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愧疚,只能在工作之余打电话问候。

高寒的气候条件,早晚温差极大,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饱受折磨,到黑水不久他就患上咽炎、鼻炎、肾结石,去年因受凉病情加重,并发肺部感染,病程长达40余天,期间从未请假休息,仍然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与其他援藏医生一起参加了芦花镇二古鲁村义诊,为给80岁失能老人体检,他不顾山高路险,冒着雨雪,深入村寨,免费给老人体检、问诊、发药、宣传健康知识、卫生政策,他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他除了做好医疗服务工作,还与藏族同事们打成一片,时常交心谈心,对藏区群众关心倍至,问寒嘘暖,他还到麻窝乡牙窝村结对认亲帮扶两户藏族农民,拟定帮扶计划5条。

今年春节,他主动承担院值班任务、坚持一线临床工作,连续工作达20天,诊治病人500人次,不分白天黑夜,

忘我地投入到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伤的工作中,经常夜间加班处置急诊、创伤病人,查看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当别人和家人吃团圆饭时,他却在熬夜守护患者,特殊的不眠夜,直到初一晚上处置2名创伤病人至凌晨4点多,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后才休息。

漫长的夜晚,他想起父母、妻女,唯有牵肠挂肚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侵噬他的身心,“以前都会回去看望父母,这年只能电话问候,委托妻女去看看老人。”

为了患者能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他舍小家顾大家,甘于奉献,忘我工作已习以为常,他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欢乐,牺牲了享受节日快乐的美好时光,选择了坚守,而这种坚守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一直在他的心里铭记。

烈日晒黑了他的皮肤,却没有晒干他如水的信念,狂风吹裂了他的脸蛋,却没有吹动他如石的坚定。5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无私的精神,默默地奉献在雪域高原,弘扬了援藏精神,树立和维护了内江援藏干部人才形象。他的事迹先后被共产党员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内江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回首一年多的援藏生活点点滴滴,他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有过孤独……但他说:“回味这一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充实、忙碌、而有价值。选择援藏,我无怨无悔,在黑水的砺炼,使我终身受益。”

新闻推荐

黑水县“四字诀”为“两学一做”保驾护航

本报讯(胡海滨汪琪旭)今年,黑水县在“明、细、浓、严”四字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工作责任上明确、督促检查上细致、氛围营造上浓厚、制度落实上严格,真正使“两学一做”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之“魂...

黑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黑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