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圈德迪” 从丰收之舞到战斗之舞
□本报记者 余如波
伴随着古朴激昂的配乐,杨基、俄木头身着黑白主色调的藏族服饰,手持木刀翩然起舞。两位老人穿梭上下、变换身姿,赢得观众阵阵欢呼……8月29日,201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藏区)行”活动走进阿坝州黑水县,28家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近距离领略了“圈德迪”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
“圈德迪”汉语含义为“打斗舞”,如今主要流行于黑水县石碉楼乡、洛多乡、龙坝乡等地。舞蹈时,两人将麦秆和野鸡毛制成的头盔戴上,背向而立、双手展开,碎步按圆形向同一方向移动。而后两人面向对方,双手叉腰,一脚支撑,一脚弯曲向前。经过几轮试探,两人拾起木刀开始象征性比武,随后将木刀摆在各自面前相向而视,最后鞠躬向对手示意。“圈德迪”动作急促有力而不失委婉柔美,独具原始古朴、奇特简练的风格。
“圈德迪”究竟因何产生?黑水县文史专家介绍,“圈德迪”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是为庆祝丰收而产生的舞蹈。据会跳“圈德迪”的老年人口述,“有小麦后就有了此舞”。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始于汉代,因此“圈德迪”舞蹈可能有1900年左右的历史。今天,“圈德迪”表演时间通常在农历大年初一的转山会上,一年来本村风调雨顺无灾无难才跳该舞。将麦秆制作的帽子戴在头上,便寓意着对粮食至高无上的敬重。
历史上,黑水狩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并存,因此在欢度佳节、迎宾待客、祈福祈愿、出征打仗等重大活动中,“圈德迪”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后来,由于部落间争战不断,该舞蹈逐渐演变成争夺部落首领的方式。如今,其内容也旨在表现从作战前的准备过程,直到胜负分明后双方的和平友好之意。
“圈德迪”由长期狩猎、出征、祭祀的劳动人民创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发传承,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今天,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圈德迪”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会跳此舞蹈的艺人越来越少。“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使“圈德迪”得到有效的传承,黑水县专门在石碉楼乡苦瓜村投资140万元修建了“圈德迪”藏族民间舞蹈传习所。2011年,“圈德迪”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望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帆记者王焰)近日,黑水县法院执行局在全局开展了“反围猎”专题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此次活动通过集中讲解和个人自学警示录、撰写心得体会、座谈会等形式,警示干警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黑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黑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