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同心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篇
[编者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四川省紧紧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强力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政治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即日起,本报推出“推动共同繁荣进步促进同步全面小康”栏目,聚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举措、好效果,通过走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动人故事,展现四川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族教育、法制建设、文化旅游、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新变化、新成就。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历经四年多的精心设计,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11月4日全线开工建设。公路建成后,既是一条连接内地和藏羌地区的经济走廊,也是一条维护民族团结的连心纽带。
作为一个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工作大省,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走一条具有四川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跨越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生动画卷。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第十五届西博会上,甘孜州吸引投资总额87.28亿元,凉山州达204.6亿元。民族地区的内生活力源自哪里?
近年来,四川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来抓,实行“多予、不取、放活”方针,在产业布局、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特殊安排,为各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全国第二大藏区,四川省出台《关于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在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制定推进彝区跨越发展、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和安宁河谷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在有羌族聚居的汶川地震灾区,出台灾后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政策;践行绿色发展,取消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等考核。
雪山草地游人如织、水电矿产有序开发、生态农业产销两旺……在特殊政策支持下,“十一五”以来,全省民族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地区经济总量和农牧民人平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宣汉等7个县被省政府批准为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在省内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待遇,420多万各族群众受益。
做实民生项目 牵住民族团结“牛鼻子”
阿坝州郎木寺街道吉祥宾馆老板孙晓洪,去年参加免费职业培训后,宾馆打理得整洁亮堂,吸引的内地游客越来越多。
“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必须牵住民生改善这个‘牛鼻子\’。”省民宗委负责人介绍,四川省结合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以项目化、工程化手段一个一个地解决民生难题。
在藏区,四川省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行动计划等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六项民生计划”;在彝区实施“三房”改造、彝家新寨,今年又新启动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
短短几年间,四川省建成牧民定居点、彝家新寨3000余个,改造和新建33万余户住房,150多万群众受益;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全部实现“普九”;“十二五”以来,投入扶贫资金95.3亿元,民族地区减少贫困人口近30万人。
营造和谐氛围,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团结稳定是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四川省多措并举,把促进团结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把党的民族政策坚定地落到实处。
为夯实民族团结基础,各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及社会和谐示范区建设;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同时,常年选派优秀内地干部开展援助工作;针对城市化和散居化趋势,巴中等地在社区建立民族工作联络站;完善法制建设,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在“十一五”期间新制定或修改完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补充规定25件。
通过综合施策,多年来,全省没有发生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声音】黑水县色尔古镇五里村村民三头(藏族):在四川省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下,我们147户村民选择从高山上搬迁到河坝,用水、就医、上学方便了,等打造好民族风情村,我们还要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声音】共青团凉山州委干部李川玺(彝族):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中的现代文明普及、教育扶贫等项目,都是家乡群众真正需要的,盼望政策能够落实好、不打折。作为民族干部,我也要带头做健康文明新生活的宣讲员,传递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格桑燕记者王焰)近日,黑水县法院党组开展了“公正用权”专题研讨。结合三个专题学习研讨即将结束的实际,该院班子成员认真总结研讨成果,突出问题导向,联系个人思想、工作、作风实际,联系部门职能...
黑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黑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