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不再孤单——黑水县色尔古镇麻都社区活动中心见闻
■贺平 记者 刘尚剑
麻都社区位于黑水县“小江南”色尔古镇区域内,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周边5乡7村9组异地搬迁组建而成。由于当地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经商维持生计,社区的老人便成了“主力军”,社区共有154名60岁以上来自不同地域的老人。
为了减少社区“空巢”老人精神上的孤独感,让老人老有所乐,色尔古镇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响亮地提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建立麻都社区老年服务活动中心,利用走访慰问、促膝谈心等形式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上的抚慰,让“空巢”老人老有之乐。
活动中心让“空巢”老人告别孤单
“每天下午2、3点钟我们都过来,活动活动手脚,摆摆龙门阵,拉拉家常,既打发了时间,又健康了身心”,地渔村68岁的西基木老人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麻都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前,社区内的村民相互不认识,很少接触,老年人出屋是门口,进屋是家里,根本没有地方去,只能呆在家中。活动中心建成后,留守老人们在活动中心相识、相知,都成为了交心朋友。
“有了活动中心,我们有地方耍了,告别了孤单,活动中心一些设施让我们老人趣味横生,我们都成了‘搭伙\’(朋友),有的还打了‘亲家\’,孤单的感觉不再有了!”西基木老人说道。
麻都社区老年服务活动中心依托社区管理中心而组建,占地约2亩,活动中心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和管理人员等“硬件”设施,购置了棋牌、羽毛球、乒乓桌、篮球、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弥补了老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那份残缺,为他们带去精神上的慰籍。
应急手机让“空巢“老人应急需求有保障
“我一直在照顾姐姐,有什么事都是我在联系医生。可那天我有事出去,姐姐的老毛病又犯了,全靠你们给她发的关爱应急手机。手机平时就搁在姐姐的枕头边,她按一下,抢救小分队来了就救回了她的一条命。”谈及政府发放的关爱应急手机,64岁的四玛姐激动地说。四玛姐的姐姐老阿妈卡沙木姐患有严重的气喘病,儿孙都在外出务工经商,85岁高龄的她,无论闲聊、散步,手里始终紧握着一部老年手机。“感谢镇政府和社区的干部们,感谢成立了老年服务活动中心,谢谢你们发放的手机,让我捡回了一条命……”阿妈卡沙木姐竖起指头嘴里满是感激。
色尔古镇麻都社区立足老年服务活动中心的网络信息平台,对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重病老人发放的老年关爱应急手机,手机的发放,很大程度了保障了该区老人的应急需求。
“这里老人基本都是应急手机不离手,如果老人有什么事,按一下应急键,这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就会在网络终端中反映出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给予帮助和抢救提供便利。”麻都社区大学生村官王志强补充说道。
轮岗机制让“空巢”老人扮演主人翁
在其乐融融的棋牌室,不时有一两名老人在其间掺茶递水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待空隙间,记者询问:“老人家,你在这里忙活,每个月挣多少钱哟?”“不挣钱,我们是相互帮助,服务1天享受6天,生活乐无边哦!”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活动中心成立之初,后勤服务工作基本由社区工作人员承担,老人们对服务质量有意见,因此,社区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对全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再把7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老人进行分组,建立起轮岗机制,让每一名老人一周拿出1天时间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服务他人。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锻炼了老人们的身体,让老人们在社区活动中心扮演起了主人翁的角色。
同时,老年协会的成立,更是让社区老人在活动中心找到了“家”的感觉,让其在促进社区社会稳定、邻里团结,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氛围正在麻都社区悄然兴起,团结和谐、友善民主的新麻都社区的老人们告别了孤单寂寞的晚年生活,伴随着他们的是最美夕阳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史雨)为进一步加大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阿坝蜂”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狠抓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该县畜牧业三大优势...
黑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黑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