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刚新作《魅力阿坝》序心灵的畅游

阿坝日报 2016-11-25 00:00 大字

■谷运龙

那天,出门前,我又从那宝塔形的塑料瓶中拈出一根苦苦菜,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我喜欢咀嚼之中有些脆的声响和从口腔中缓缓漫出的微苦淡涩的味道。

这是李刚先生送给我的健康食品,有机的、友情的。

记得不久前,在汶川的培训会期间,他很欣慰地给我说“我给你弄了些苦苦菜,秋天的。”虽然嘴上说不必要,心里依然存了几分感激。那些天,眼前就时不时地展现了他新生活、工作、学习的那块土地。秋天了,依然那么旷达和深远,依然那么悠然而美。就看见我的这位文友颈上挂着爱不释身的相机,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在那些荒草连天的阿坝旷野搜寻还依稀浸人心、嫩汁脉流的苦苦菜。觅到一颗便蹲下,用手里的秀镰或珍锄细心地将其掏起,然后用手轻轻地将叶上的那些断草残枝取出,将根上的粘土去除,再放入身边的袋子。站起又往前走。如此往复地不知疲怠地重复着。要知道,这毕竟是海拔3200多米的阿坝县,这更毕竟是雪域高原的秋天。在秋意深切的高原,秋风和秋霜以至于冬雪已经扼杀了大地几乎所有的绿,要觅得星点的绿真是太难太难。

但对于旅游的人,我不难理解。凡是反季节、反普遍,独树一帜的都会成为他们眼中的风景,心中的圣物。比如遍野萧瑟中的一星嫩绿,绝崎之中的一脉清流。正巧,李刚先生就是这种人。

那天,我去阿坝出差,晚饭以后,便邀约几位文友来房间叙文叙情,他来得最早,一进门,就笑容可掬地将他的新作《魅力阿坝》双手捧给我,笑意更深地让我为书写几句话。我接过书,草草地翻了几页,再拿起他放在茶几上的歌碟,他有几分自豪地给我推荐歌碟中他作词的两首歌。文友们一起,总想喝几盅,但我已喝过,不胜酒力的我已中醉,所以只好就着几杯清茶天南海北地乱侃一番。几乎所有的话都入了阿坝的秋,唯有几句话轰然如炸。

“阿坝这个地方应该出好作品、大作品、传世之作!”

他们都有些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创造辉煌的使命感。这以后的几天之中,《魅力阿坝》便陪伴我在山山水水的征途。

李刚先生是一个乐于远足的游人。他从他的家乡马尔康,从阿来笔下的土司官寨起步,一步步地走完阿坝。他不仅把大草原、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寺、达古冰山、卡龙沟、九顶山、毕棚沟等阿坝的著名景区都游遍。还把奶子沟、幸福花海、莲保叶则等新的景区也游了个遍。他不仅把桃坪羌寨、萝卜寨、黑虎羌寨、西索民居这些历史名寨也游了个遍,还把牟托、坪头、甘堡、水磨、三江、色尔古等灾后重建的新寨子也游了个遍。他不仅注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更注重红军长征文化这样悲壮的辉煌的文明景观。偏居一隅的他,工作忙碌的他,听不得那里有新的发现,一听便不得了,百忙之中也会偷得片刻空闲,乘风而去,云游一番。

李刚先生是一个忠于自然的人。他珍爱脚下的一土一石,呵护身边的一花一草,心爱林中的一鸣一啼。时时刻刻都以一颗善心待景视物,都以一脉真情友待生命。在他那颗多少有些佛陀色彩的心里始终都洋溢着爱和情。这便是他作为游人的一种秉性,作为文人的一种情怀。

他对景物的书写,都指向一种本真,导向一种自然。因此,看不到更多无病呻吟,也没有言过其景的虚描幻写,更没有因景生发,由形而上至形而下,由现实到意识再到潜意识。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游记究竟该怎么写,无论怎样挣扎都难以突围旧有的陷阱。是文种不对吗?是自己才疏学浅以至于阳光太过一般吗?肯定有这方面的短浅。然,我们的古人,他们每每写就一文都可字字珠玉、句句翩跹。真该去比对、学习学习、借鉴借鉴。

《魅力阿坝》亦有这种普遍性的问题,正因为普遍,所以问题才难以解决。能不能来一次决绝,在无人走过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那样,即使苦难,却更辉煌。

愿李刚以后的游记能如阿坝草原秋天的苦苦菜在漫天枯寂中呈示一星惊天动地的绿;在甘怡满口中给我一星星的苦。

新闻推荐

阿坝县开展节前专项检查

本报讯(舒琼漫)“国庆”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佳节,近日,阿坝县按照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联合县工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