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 ——阿坝县开展村级代办工作侧记
■马乃强记者文田
“多亏这个代办制度,不用去乡上,代办员就帮我办好了大病救助的申请。”日前,阿坝县柯河乡尼门达村村民巴格玛在村里的便民服务站,对这项便民服务制度赞赏有加。
结合“亲民、便民、为民”的服务目标,今年,阿坝县在全县条件成熟的村委会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并建立了村级便民平台,农牧民只需将相关材料交到村便民代办点,剩下的事就由村干部统一办理。
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
“过去,农牧民要到乡上办事,往往得跑几个部门,有的甚至不懂该找哪个部门,办事找错人,办不成事的情况时有发生。”柯河乡党委书记贾锐告诉记者,今年,柯河乡在辖区范围内围绕涉农、医疗、政策咨询等服务指南推行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制,该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群众“找人难、办事难”问题。
“政策咨询、致富发展、健康文体、社会和谐、扶贫帮困”是村级代办点的5大类服务平台内容。围绕助农增收、农产品促销、弱势群体帮扶等,有效整合现有村社区的办公资源,实行开发式大厅式或相对集中式办公。
尼门达村的便民服务站设在村委会的活动室,两张办公桌,一张沙发就成了一个最基层的民意“会客厅”。墙上张贴的村民事务代办制度中规定,值班表上包括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团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在内的五名代办员实行AB岗,轮流在每周一、三、五的“代办日”里坐班工作。
“以前,我到乡政府开一个户籍证明,从家到乡政府骑摩托车就要半个小时,路程远、交通不方便,来去一趟,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如今好了,有了村级便民代办点,我只要把相关材料准备好,向代办点的干部反映我要代办的事项是什么,村干部就帮我直接把事情办好了,村里人都夸这项政策好呢!”家住伊俄村达鼓寨的泽拉松向记者说着。
干部主动代办,为了解社情民意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不仅改变了以前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两委”成员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通过深入走访、亲自办事,干部的基本能力得以提升,基础工作更为扎实,实现了群众满意度和干部工作水平双提升、双促进。
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从新农保、新农合缴费到医药费报销、民政救助,再到邻里纠纷调解,在便民服务代办点,设置有专门的政务公开栏,公示窗口上注明着部门名称、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监督电话等,有效避免了以“不是职责范围内”等推诿不办的现象发生。定期公布辖区群众关心关注的其他民生信息。
在茸昆村办证窗口内,一工作人员正在接电话:“你好……可以啊,你先准备好这几样东西:身份证、户口本、结算表、三张相片。”正在为儿子办一个贫困证明以便申请助学贷款手续的茸昆村村民泽勇告诉记者,如今想办啥事,提前打个电话,村干部就会提醒需要携带哪些证件,一趟办好。
为了集中村民需要代办的事务,让村民能够迅速找到代办服务人员,贾锐告诉记者:“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的建立,使村民的待办事项成为了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只要群众的诉求合理,村干部都会尽力帮助解决,不能代办解决的就向群众作出合理解释。像泽勇这样,群众只要把相关材料准备齐全,交到服务中心,就可以在承诺期限来查看办理结果。”
翻开5月14日的记录簿:色日村民建国为大蒜规模化种植申请贷款所需的证明;邓登尼玛申请补办身份证手续;华吾申请代办独生子女证……仅14日一天,代办服务站就接收了4位村民的不同代办事项申请,而这些代办事项完成的时间,都在一周以内。在记录簿的服务评价一栏,这些申请人无一例外地写上了“满意”二字。
“村级服务代办制不仅给村民提供了方便,也让我们乡上各部门的工作快捷高效。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对老百姓来说,全程代理服务意味着不花钱、不费时、不费力,也能办成事;村里的代办员熟悉各项申请程序,办事时手续材料齐全,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及时地给群众办理申请事项。”柯河乡政府工作人员罗仁真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阿坝县21个乡镇场共有72个规范化的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以往的“群众向上跑”变成了“干部向下跑”,“分散办事”变为了“集中办事”,“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阿坝县便民服务的窗口正在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
新闻推荐
那里的山川河流丛林都是你——追记“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罗州仁青(上)
参与2013年抗洪抢险(右一)■四川日报记者庞峰伟徐中成8月中旬,川西高原上的格尔登玛村阳光灿烂,一条小溪从村子中间缓缓流过,几个村民对着溪水红了眼圈:“洪水涨到了窗户那么高,把我们的仁青带走了。”...
阿坝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