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花盛开春满园 ——阿坝县农业发展变化60年巡礼

阿坝日报 2014-05-20 14:58 大字

今年是阿坝县建县六十周年。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的艰苦奋斗,阿坝县的农业经过了解放、民主改革、人民公社化、联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波澜壮阔的历程,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和飞跃。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30000亩增加到2013年的106000亩,总产量从2400吨增加到11353吨。2013年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64元。

粮食、蔬菜生产从单一的青稞种植发展到青稞、油菜、小麦、胡豆、绿豌豆、马铃薯、莴笋、萝卜、豌豆尖、高山娃娃菜、花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全面开花。

今天的阿坝县农牧民和城乡居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农业产业上的一次次变革,带给他们的是餐桌上的花样翻新,不仅花色品种丰富,而且要生态、绿色、营养、健康。

5月的阿坝县,春回大地,生机勃勃。从查理到安羌,从柯河到麦尔玛,青草破土而出,油菜拱出沃土露出鹅黄的苞芽。大棚基地温暖的棚屋里,莴笋嫩绿,生菜、花菜、海椒的幼苗节节生长,越过寒冬的食用菌已经蓄势待发。

麦昆乡的菜豌豆基地上,乡长周佩杰正带着几名机关干部帮助村民播种绿豌豆,为今年的丰收愉快劳作。

解放前的阿坝县,农业生产工具十分简陋,停留在木锄、木尖犁、二牛抬杠的原始农业阶段,缺少必要的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完全是靠天吃饭,更没有抵御天灾和病虫害的能力,青稞平均亩产仅40多公斤。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该县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先后运进大批铁锄、铁镰、铁铧、新式犁、拖拉机、耕作机、喷灌装置、病虫害防治药械等大批先进农业生产工具,派来和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农业技术人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农业技术推广,兴修水利设施,实行深耕、轮作、施肥、除草、选种、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使全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至1959年底民主改革结束的当年,全县粮食产量已大幅增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基本建设,耕、耙、播、脱机械在阿坝县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建立了全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国营农场。1976年引进“肚里黄”优良青稞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1982年实行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后,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89年底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0556吨,产量为1949年的3.8倍。

近年来,阿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科技、资金投入,结合大骨病防治搬迁、牧民定居行动、强乡兴村、幸福美丽家园、藏羌城乡党旗红、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按照“宜草种草、宜药种药、宜蔬种蔬”的原则,全县以实施《阿坝县生态农业基地建设规划》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为基准点,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耕地资源优势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突破点,以园区示范带动为切入点,以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为支撑点,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构建“一园四区”的产业格局,促进全县农业生产向外向型、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13年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64元,同比增长达23%。

阿坝县的农业发生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根本变革,将全县农业由单一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成功转轨并长足发展,有效地丰富了全县各族群众的米袋子、钱袋子、菜篮子。

关键词:优化区域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季节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依托德阳市对口援建优势,充分利用5万亩的轮歇耕地,对全县农区乡镇进行合理布局,促进特色农作物向适宜区集中,将土地变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通过“集中成片、成带开发”和“以园区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全县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推进高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目前,阿坝县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玛卡基地,包括1200亩生产基地和5000平方米育苗基地;正建设四洼蔬菜生产基地200亩。同时,正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和商业保险机构衔接,争取突破只保粮油不保蔬菜的旧有模式,将部分种植品种纳入农业保险范围。

关键词:加快园区建设。

2013年3月,整合德阳市对口支援资金600万元并由国资出资200万元共计800万元,注册成立阿坝县净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实施阿坝县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并将通过“以园区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全县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推进高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园区按照“双方共建,规范管理”模式进行,搞好水、电、路、食用菌大棚、蔬菜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闸配套”的田园化格局。园区的建成,将成为一个集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科技培训、旅游观光、农业考察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并将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带来多重效益。

关键词:创新发展机制。

按照“有机整合、打捆使用、集中投向”和“用途不变、渠道不变”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整合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和德阳援建资金,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工业园区的思路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强化项目和资金的集聚作用,实现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逐步改变过去扶贫式、普惠式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提升全县农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以农业产业园为载体,采取合作共建等方式,在明确权责利、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从租地、组织、用工等方面给予扶持,广泛吸收和引进各地具有投资意愿的农业企业、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参与园区的打造和建设。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深化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主动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增收致富的首选“门路”。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出台土地流转奖补政策,优先考虑自愿流转土地的农户到园区打工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

采取以工代训、定额补贴的方式,积极鼓励和动员本地农牧民群众到园区就业或打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自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培训发展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本地农技人。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到2015年,阿坝县粮食总产量突破1.5万吨,新增油菜播面5000亩,粮油产值达到4000万元;蔬菜产业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高原中低温食用菌300万袋,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5万吨,蔬菜商品率达到95%,优质率达到90%,经济作物产值达到8000万元;创建阿坝县高原生态粮蔬品牌,培育不少于2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粮蔬生产企业、协会或合作社。

去年以来,阿坝县在园区已实验示范种植了莴笋、高山豌豆尖、高山娃娃菜、甜豆、荷兰豆、菠菜、高山双孢菇、高山金针菇等10余个品种的优质绿色蔬菜,蔬菜远销成都、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大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园区的建成既是独具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的展示“窗口”,也是特色明显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平台”。阿坝县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成已经成功打开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名声已经响誉全县、全州。

去年以来,阿坝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牵头、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思路,出台土地租赁、设施设备租赁、税收、用工、品牌建设等优惠政策,广泛吸收和引进各地具有投资意愿的农业企业、专合组织和种植大户,通过“点上突破、以点带面、集中成片、连带开发”的方式,辐射带动全县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按照“因地制宜、集中成片、各具特色、季节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全县形成相对集中的四大优势生产区。粮油生产区包括安斗、甲尔多以下至安羌阿曲河沿河两岸13个乡镇场,共70000亩;高原优质蔬菜生产区以成阿公路沿线的麦昆乡、哇尔玛乡、龙藏乡和阿坝镇为重点,辐射带动查理、安羌、洛尔达,重点发展露地精细蔬菜,以莴笋、萝卜、豌豆尖、高山娃娃菜、花菜等为主生产区8000亩、绿豌豆10000亩、高原中低温食用菌300万袋以上;高原道地中药材生产区以柯河、垮沙、各莫及中、下阿坝片区为主,在巩固现有种植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规模努力突破10000亩;种草生产区以四洼、各莫、龙藏为核心的种草基地,在周边逐步形成20000亩的规模,争取成为全州优良牧草种植的供种基地。

全县农作物播面达到106000亩,粮食作物播面80000亩,经济作物播面8000亩、油料作物3000亩,其他作物15000亩。粮食总产达11353吨,较上年增加234吨,增长2.1%,

去年以来,阿坝县切实强化农业科技服务,通过组织培训班、农作物种植基地现场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向农牧民讲解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春播备耕期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不间断深入田间地头,从整地、田间管理等方面抓好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科学施肥、优化施肥方法,切实把最需要、最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农牧民。去年累计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发放科技图书、宣传资料近4000余份。切实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去年落实实施项目3个,总投资2631万元。农业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70万元,用于垮沙、柯河、茸安乡、查理等乡建设大蒜、油菜基地。

去年以来,阿坝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成功实施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县政策性保险参保面积36169亩,青稞参保面积达47%。特色农业保险参保面积2980.5亩,2013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0%。积极兑付各种农业补贴,全县兑付发放补贴资金450万元,补贴种植面积100032亩,享受农户5788户,受益人数32946人,涉及乡、镇(场)17个。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涉及农户23户。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开展农产品安全监测,定性检测产品工作,强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监督的管理手段,实现了“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阿坝县农业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以点带面,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巩固园区领先地位。以“高原一流生态农业示范园”为目标,总结经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园区的内部管理,坚持督促业主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确保现有园区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不断得到巩固,务必使我县的示范园区在全州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开拓再造示范园区。在现有示范园区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明年在龙藏乡塔拉村再建一个3000左右的农业示范园区。再一方面,切实做好“四区”建设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实施、高质量管理”的要求,继续推广“点上突破、以点带面、集中成片、成带开发”的模式,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再上新台阶。

加强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水平。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切实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基层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更新、提高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农牧民的生产水平。

加强服务,落实各项农业惠民政策。一方面,继续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切实开展好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青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土地确权等工作,将实事做实,将好事办好。再一方面,切实开展好有关农业法律法规的宣讲工作。

严格监管,构建农业生产安全体系。一方面,完善标准,做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构建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体系。另一方面,办理保险,在今年成功开拓农业保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目标、品种、内容、考核验收等工作,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减少农业生产的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农牧民的经济利益。

打造品牌,扩大农业产品对外影响。一方面,切实加快对全县农产品品牌认证和打造,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巩固市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阿坝县农产品对外影响力,打响阿坝县高原农产品品牌。

·米道宽 陈英 毛宗旭·

新闻推荐

四川省中恒融创投资集团“阳光公益行”活动组

近日,四川省中恒融创投资集团“阳光公益行”活动组,到阿坝县甲尔多乡对该乡中心校及格向友谊小学的137名贫困生开展慰问活动,发放价值4万余元的学习用具、衣物、鞋子等各类物资。张永怡摄...

阿坝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