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红星路 见证百年革命风云
如今的红星路,已是四川文化中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成都闹市,一条北至红星桥、南至新南门的宽阔大道——红星路,不仅串起了整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更见证了百年来革命风云。
这里 历史既“年轻”又悠久
“‘红星路’其实至今只有几十年……”四川民俗专家、曾撰写过《成都街巷志》的知名文化学者袁庭栋介绍,如今红星路所在的区域在1960年前还分属几条街道。“后来,道路随着市政建设慢慢延伸,直到1981年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然而,这条“年轻”的红星路,却蕴藏着成都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即便如今其片区内已是高楼林立,但漫步其间,和平街、布后街、慈惠堂街、科甲巷……周遭一条条与大道相连的街巷,仍然诉说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和平街,原名骆公祠街,因该街上有清末四川总督骆秉章的祠堂而得名。1954年,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时代大潮下,这条街被赋予了一个更有意义的新名字。
布后街,因清代四川布政司衙门所在地而得名。如今,衙门所在地矗立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楼。
慈惠堂街,近代著名慈善机构“慈惠堂”的总部曾设立于此。抗战期间,慈惠堂纳养难民、难童及弃婴达两三千人。
科甲巷,清代接待川内各县秀才参加科举考试的客栈云集地,如今更是媲美春熙路的繁华路段。
这里 见证百年革命风云
红星路积淀了成都千年来的深厚人文历史,更见证了近代百年来的革命风云——从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运动,再到1948年4月成都学生反抗反动派腐朽统治的抗暴运动,革命活动在红星路一带风起云涌。
这其中,督院街不得不提。作为清代四川总督署衙所在地,这里见证了巴蜀儿女为当家做主的不懈奋斗,亦见证了封建王朝在四川统治的结束。
国民党统治时期,成都革命群众更多次在督院街举行“要民主、要自由、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示威斗争。尤其是1948年4月9日,来自四川大学等学校的5000多名学生在督院街游行,准备向即将接任四川省主席的反动军阀王陵基请愿。学生们一路高呼“反对饥饿,要平价米”“停止内战,改善生活待遇”等口号,却遭到反动军警武力镇压,被捕132人,被打伤、刺伤者200多人。所幸,迫于全国各界民主力量等的压力,王陵基未敢大开杀戒,被捕学生也在一周之后被释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后,督院街上昔日高高在上的总督衙门,最终成为人民政权的所在地。
除了督院街,红星路上还有一个具有历史的地方——位于红星路二段上的成都市十七中学初中部。其原址曾是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年,开国元帅陈毅就是从这里启程,前往法国追寻救国救民之路。
这里最早是志成法政专门学校所在地。1912年,辛亥革命元老、荣县起义的发起者之一吴玉章,在位于原成都少城内的济川公学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但影响不大。6年后,吴玉章利用志成法政专门学校校舍重新办学,陈毅与其兄陈孟熙双双考入前30名,取得当时400元的官费资助前往法国留学。
史料显示,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虽然只招收了两届学生,但在吴玉章等人的努力下,毕业赴法留学者却有180多人。
这里 汇聚无数文化名人
见证历史与革命的红星路,亦汇聚了无数文化名人。“近代以来,今日红星路二段附近,一直是成都的文化中心地区。”袁庭栋表示。
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绘成中国第一部康藏地区地图的任乃强,早年曾长期生活在藩署街;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与诗人、曾倡议创立四川省图书馆并出任馆长的林思进,其宅院就位于爵版街;创办成都第一家算学馆、编著清末成都百科全书《成都通览》的清末编辑出版家傅崇矩,也曾居住在桂王桥北街……
此外,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文坛巨匠巴金出生在红星路片区外,琼瑶、刘心武等文化名人,其实也出生在这一带。
如今的红星路,更是名副其实的四川文化中心——四川日报社、成都日报社等文化传媒机构相继在此成立;此地的《四川文学》《星星》诗刊等杂志名闻全国。伴随着四川省文联及下属多家协会在此落址,沙汀、艾芜、周克芹、流沙河等名家荟萃,让这条道路愈发光芒四射。
(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杜铠兵)1月18日,荣县地方专业扑火队举行了成立仪式。“队伍中退役军人占到70%,年龄大都在18至45岁间,此前也多...
荣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