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控制+专业化人才管理 花东村的西红柿卖到15元一斤

农村大众报 2021-04-20 14:03 大字

崔爱民展示他们生产的水果西红柿。3月31日中午,高青县花沟镇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办公室里,示范园负责人、花东村党支部书记崔爱民正忙着接待来自济南的一家从事数字农业网络工程建设的客人。

崔爱民说:“我们园区的17个智能温室大棚都实现了数字化控制,主要从事水果西红柿生产。从手机上就可以控制水肥、温湿度、通风、大棚开合,棚里的遥控电动轨道小车也配套齐全。济南来的客人,就是想和我们合作提升数据上传联网控制等功能。”

2020年,示范园投入200万元建起了这套智慧数字农业系统。“西红柿生产温控很关键,在智慧数字农业系统帮助下,我们生产的水果西红柿甜度高、果肉紧、口感好,受到消费者热捧。目前园区的水果西红柿价格已经翻了一番多,卖到了每斤10-15元。”崔爱民说。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已在园区设立试验示范基地,选育优质品种。示范园以省市农科院为技术依托,以牛粪和食用菌的菌渣发酵作为底肥,科学施用生物肥、采用熊蜂授粉技术,进行生物防治等措施,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优化提升。

数字农业舍得投入,求贤若渴也是崔爱民的特点。花东村村民崔永光和崔英良都是从事西红柿种植多年的老行家,在西红柿种植管理上有很深的造诣。两人还都多年从事建筑行业,对派工、派活和人员管理很有心得。为了把这俩人挖到示范园,崔爱民和两人签了合作协议:两人负责水果西红柿大棚的技术和日常管理,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每斤西红柿两人可以提取一毛钱的提成,这还不算两人7000元的底薪。崔永光说:“现在示范园每天西红柿上市3000斤左右,预计年产量很快就能达到150万斤以上。我们俩现在的待遇让很多村民都羡慕,大家可是知道懂技术会管理是真值钱了。”

“我不怕他们挣得多,这样的人才其实不好找,我还真希望能多找几个。搞数字化农业就怕人才跟不上。”崔爱民说。

除了西红柿大棚,示范园还有30个蘑菇大棚,蘑菇种植也给示范园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花东村的崔瑞霞在这里打工已经3年了,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照顾家庭和种地也都没耽误。目前在示范园打工的附近村民有四五十人。

这个示范园,是花东村党支部以淄博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采取“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社员”模式,吸纳村民入股,总投资1439万元建成的,实现了每年春秋两次分红。

2020年,高青县被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纳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目前该县布局智慧农业,推动优质农产品全链条、全周期数字化改造,推行“合作社+农户+数字技术”模式。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等业态得到长足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唐峰

通讯员牛可伟李霞

新闻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县域行”大型采访活动

◆编者按:构建融媒大平台,聚焦县域新发展。大众日报于2020年12月29日、30日先后与淄博市高青县、淄川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