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我心中的红色典藏

滕州日报 2021-06-17 07:32 大字

凫山之阳,龙河之阴,红荷路的中端,与滕州城相距三十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座美丽而富足的村庄,这就是我的家乡——大市庄。

大市庄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千百年来,它经磨历劫,逢灾受难,几近被毁。然而故乡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逐渐将村子繁衍为两千多人的大村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村容村貌变靓了,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老少乡亲的笑颜绽放开了。我为家乡的巨变倍感欣喜和骄傲,但在我的心头还萦绕着另一种情结——故乡,我心中的红色典藏。

故乡,是一块红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北沙河惨案”,然后向西南挺进。当日军走近大市庄东北角废砖窑附近时,遭到国民党骑兵连的阻击,打得日军抱头鼠窜,死伤数十人。气急败坏的日军不甘失败,第二天对大市庄进行了丧心病狂地扫荡,全村1500间房子被付之一炬,牲畜家禽全被日军掠走,村民扶老携幼八方逃难,一李姓老人来不及转移,蹲在反扣的水缸里才幸免于难。这场震惊鲁南的惨案,给大市庄村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激起了乡亲们抗日救国的热情,就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十几位村民送子参加了八路军,大市庄也成了抗日救亡的模范村。老人口中讲述的这段村史,在我心头刻下了一道“勿忘国耻”的印痕,同时竖起一面“国强家安”信条,这伤痕,这信条,成为我心中最重要的红色典藏,它伴我成长,伴我前行,并成为我后来教书育人的精神力量。

故乡,曾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从1963年开始,大市庄人就开始对落后的自然条件的宣战。他们铲平了东沙滩,填平了“古路沟”,整平了“缸贴子”地,移动了几百万个土方,打了三十多眼机井,硬是把旱涝难收的两千亩贫瘠地改造成了亩产过双千的丰产田。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发展养猪,沤制绿肥,为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最大限度地施用了有机肥。接着他们又建起了四百亩的果园,建起了油坊、木器厂、水泥瓦厂,在全县第一个建起了村办水泥厂,全县第一个修了村内的“柏油”,并规划了排房,较早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乡亲们为之究竟受了多少累,流了多少汗,恐怕只有微湖女神算得清,凫山大侠看得见。好在乡亲们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大市庄被树为县农业大干快上的先进典型,多次受到地、县政府的表彰。因此,省内外来村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人民日报》对滕县上交小麦的报道《人定胜天》中的压题照片,就是在大市庄二队麦场拍摄的。我亲历了大市庄人的这段农业奋斗史,心底镶嵌了乡亲们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脑海里总会泛起乡亲们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耳旁总会响起乡亲们的笑语声喧,嘴巴里也似乎品尝着脸颊流下的汗香,品尝着新鲜的麦粒和玉米的甘甜。难忘啊!大市庄人用勤劳、汗水创造的这一辉煌,又一次将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浓墨重彩地写入史册,成为大市庄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典藏。

故乡,还是济宁地区最先进的下乡知青点,曾为知青们提供了接受再教育的广阔课堂。当时,村里建有八间瓦房外加两间厨房的知青大院,配备了思想辅导员和生活指导师。村里先后来过五六十名来自上海、青岛、济宁、县城的知青,其中有老红军的女儿,部队首长的儿子,县委书记、县长的子女。知青们来到农村,除经受艰苦劳动的磨练外,还要经受意志品质的考验,他们中有人失意过,有人彷徨过,但从没有人脱逃过。相反,他们从大市庄人的铮铮硬骨中汲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学做人,学农活,在蒸腾的乡村生活中,渐渐地坚定了立场,明辨了是非,增长了才干,强壮了体魄,渐渐地在广阔天地里得以茁壮成长。原来人前不敢讲话的小范当上了妇女队长,原来麦苗韭菜分不清的小宋成了植棉高手,小张当了赤脚医生,小郭当上了村小教师,小彭喂猪的同时搞起了母猪配种实验,小翟、小王、小孙……相继入党。大市庄知青点一跃成为与兖州谈村齐名的地区先进知青点,多次受到地、县知青主管部门的表彰。在济宁地区知青工作表彰大会上,小范代表大市庄知青点以《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口浪尖上锻炼成长》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当时我在村小担任民办教师,有幸和知青们有着一些交集。我了解知青和村民之间的血肉之交,理解知青新潮思想和村民传统道德之间的交融和碰撞。坦诚地说,大市庄村民用真诚、用乳汁、用慷慨丰满了知青的羽翼,同时知青们也用一腔热血为乡村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这是知青们一段难忘的历史,也是村民们难忘的一段历史,难怪有些知青把大市庄认作第二故乡,难怪我和知青们有着共同的希冀,希望能在大市庄建起一个知青纪念馆,把这段记忆久久地保存下来。

新闻推荐

省政府发布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滕州再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颜素珍报道本报讯6月11日,省政府发布《关于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滕州市再次获评全...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