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护绿成风尚
日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记者 马露露 摄
记者 吕晶
“歌儿美,榆林美,黄土高坡已变绿洲,未来斟满幸福酒。”歌声阵阵,唱出的正是榆林绿色驼城的新景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人坚持绿色发展,不仅开创了义务植树的新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植绿护绿已成全社会的新风尚。
“线上线下”齐添绿
身体原因,无法到现场义务植树怎么办?不懂得林木专业养护知识怎么办?这些,都不用担心。在榆林,市民宅在家中,也能通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
“今天,你植树了吗?”4月25日,榆林高新第三小学一年级小朋友贺秀苒与同学们相互讨论着。原来,自从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后,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线上植树活动,通过“我和小树共成长”微信小程序进行网络植树。
连日来,榆林各小学的学生们,纷纷开始了网络植树大比拼。贺秀苒通过妈妈的手机,在团市委的公众号上认领了一棵胡杨树。每天放学后,她总是催促妈妈打开“我和小树共成长”微信小程序,认领各项任务,以获取能量,浇灌自己的小树苗。
40年来,榆林市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建成植树基地300多个,典型示范区50多个,完成植树3.4亿株,参与人数达到4650多万人次,义务植树为榆林市造林绿化事业迅速发展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
企业履责“包山头”
2020年,榆林市启动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加快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同时,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同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开始实施,来自榆林市的40家资源类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快速认领实施近11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其中城区外围生态屏障建设9.36万亩,绕城快速干道两侧各100米范围绿化面积1万多亩,节点绿化面积0.56万亩。目前,已落实资金4.32亿元,累计栽植各类乔木620万株、灌木2588万株。
认领任务量最大的曹家滩煤矿和多家企业,主动要求连续3年按照当年的任务和投资规模参与到“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中去。上河煤矿、长庆油田长北作业分公司等企业主动增加绿化投资额。
同时,榆林市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102家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10亿元,通过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地裂缝填埋、土地复垦等方式,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404平方公里。
绿水青山“享红利”
从毛乌素沙地腹地到黄河岸边,治沙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凸显,榆林人开始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在米脂高西沟村的旅游山路上,目之所及,绿树成荫,果树成林。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电商,土特产根本不愁卖。老民兵连长高锦仁家的农家乐开得红火,收入有七八万元;自家种的苹果卖得俏,也有两三万元收入。“望着这满眼绿色,村里人心情好了,身体也好了。现在咱这生态饭吃得可香了!”老高说。
天蓝了、水净了,环境变美了,这是每一位榆林人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
今年“五一”期间,榆林市首个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普教育馆启动试运行。该展馆采用84处科普互动展项、600多张照片、900多件(组)珍贵动植物标本,通过大型场景、多媒体剧场、动物乐园平台、植物殿堂科普平台、AR互动等形式生动呈现榆林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几年,榆阳区积极发掘杏树生态文化内涵,每年春、夏、秋季分别举办“杏花飘香、魅力榆阳”文化周、“绵绵黄土情、浓浓杏果香”杏果采摘体验周和“秋染南山、红叶传情”红叶文化周,着力开发以杏花、杏果、杏叶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日均吸引过万名游客观光游览。榆林林业展览馆全面对外开放,累计接待人数超过20万人次。沿黄各县举办红枣采摘体验活动,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初步形成“爱绿、植绿、护绿、兴绿”、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玲玲)近日,米脂县人民检察院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送法进校园,在米脂县职业中学开展了...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