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域内的“福山八景”

烟台日报 2021-01-25 09:37 大字

□彭守业

过去老福山县有烟台海市、罘顶朝日、石门春波、仙峰夜月、磁山瀑布、长堤新柳、古寺奇泉、峆烟云八景。民国年间,芝罘(老烟台市)从福山县析出,仙峰夜月、磁山瀑布、长堤新柳、古寺奇泉、峆烟云五景仍属于福山县,而烟台海市、罘顶朝日、石门春波三景则归属芝罘,成了芝罘区域内的“福山八景”。

海市,又称海市蜃楼、蜃景,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虽无定期,但需值雨三日,东风过后,才能有幸看到,所以不易碰上,有的摄影爱好者拿着相机在海边等了十年,也没遇到海市。2012至2013年,芝罘北部海域多次出现所谓的“海市”,海岛、轮船等景物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美不胜收,有时持续数小时,数千人观赏到了这难得一见的奇观。但据气象专家介绍,这几次都不是海市,而是“平流雾”,海岛、轮船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其下部被雾气遮盖,好像漂浮在海中。这两年,又有不少人在微信上转发烟台海域出现的“海市”,笔者观看后,认定都是平流雾,而非海市。

在胶东,长岛县是海市的多发地域。芝罘区的海市多发生在芝罘岛及芝罘岛以东海域。清朝时,文人赵执信曾写了一首诗,记述了芝罘山一带海市的美丽、壮观: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

出门邀河伯,东向同盳洋。

昨日之罘山,

紫翠点水如鸳鸯。

未至二三里,见人欲飞翔。

坐来忽复不相识,

回峰叠嶂皆摧藏。

赫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

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

又疑瑶宫与贝阙,

神山倒影沧流长。

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

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

同游竟指是海市,

对之使我神扬扬。

岁序闭冰雪,鱼龙走颠僵。

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

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惊。

海王惭予本凡材,

未敢纵笔相颉颃。

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

巨川细流两无拒,

信知大海真难量。

准拟还家诧乡党,

讵肯此地辞杯觞。

天穷人厄总莫问,

微尘大地俱荒唐。

客散境变灭,半山还夕阳。

醉归却听暮潮上,

浩浩天风吹面凉。

根据志书《烟台要览》记载:1916年秋,在烟台山以北海面出现过山岭绵延、树木葱茏如画、隐约可见炮台、城墙及市镇的海市景观,这是有关烟台海市最早的文字记录;1936年10月12日下午两点,在芝罘岛以东海域出现海市奇观,只见在辽阔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了大片形如古寺名刹、亭台楼阁的建筑群。当时海岸路行人被此奇景所吸引,无不驻足观赏,大饱眼福,约15分钟后海市逐渐消失。次日,烟台《钟声报》报道了这一消息;1942年6月19日海市再次出现。6月20日的《鲁东日报》报道:“昨日午后一时,于崆峒岛东突然发现孤岛几处,壮丽奇观,并有山峰人物等海市景象。一时各校学生纷纷往东海岸争先快观,在近海边教室窗口亦可望见。至三时起逐渐模糊不可见矣。”

除了海市,芝罘岛还有“山滋”现象。所谓“山滋”,也称“山市”,类似海市,只不过是光把景象折射到了山上。芝罘岛的山滋大多发生在芝罘山主峰老爷山前。在气候炎热的七八月份,一阵急雨后,天上马上出现了太阳,水汽蒸发,这时容易出现山滋现象。山滋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海市,芝罘岛上不少人都见过它。

罘顶朝日,又称芝罘朝日、芝罘日出,它气势磅礴,风采壮美,艳丽多姿,令人神往。有人认为,芝罘日出是在海上,所以胜于泰山日出。

观芝罘日出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前后,最佳地点在芝罘岛上的芝罘山。清晨登上芝罘山巅,向东极目远眺,初见碧涛千顷,晨曦万缕。继而可看到海天相连处隐隐地出现一条红线,它渐渐扩张,忽红,忽黄,忽赭,杂以青天斑,似蓝似白,绚烂多彩,荡漾如波。瞬时,“万只金箭熔东海,玉轮欲跃扶桑红”,东方天幕上流光溢彩,长空万里,曙光渐开,红轮跳动,跃跃欲出,色彩灿烂耀眼,不断变幻。顷刻间,一轮红日跃出,冉冉升起,光彩夺目,五彩缤纷,把苍穹照得湛蓝碧透,放射出万道霞光。当红日娇娆的身肢映照在一平如镜的海面上,似婷婷的仙女在起舞。当霞光映照在芝罘山的山林中,则如孔雀翅展彩屏,又像落地的鸳鸯、凤凰……此时此刻,真令人有“目睹日出惊心魄,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若遇彩霞相伴,则美景更佳。

历代有不少文人骚客吟咏这一美景。清朝福山县进士谢乃实在《罘顶朝日》中写道:

苍波忽涌碧芙蓉,

半夜鸡鸣紫雾重。

飞谷仙云依藻景,

扶桑羲驭驾骊龙。

晴光欲遍三千界,

曙色先浮万丈峰。

海纳山容清旭地,

普天瞻就属尧封。

而萧文蔚的《罘顶朝日》则这样描写芝罘日出:

出云才见升红日,

日丽云溶成彩霱。

献颂何须擘石榴,

任抽海外峰为笔。

现代文人权彤范在《芝罘日出》中写道:一望直向东,天光未白,海色先红,扶桑古镜,涌出匣中。无风无浪,满眼云雾皆扫净,饱看胜景端数齐康公。

石门子在芝罘岛大疃村与西口村交界处,它突兀峭立,宽两米,高四米多,因形状似敞开的大门,故岛上的人称其为“石门子”。石门子是典型的海蚀崖,原先是一整块礁石,年长日久,海浪和海风将礁石雕琢成“门”的形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令人称奇。涨潮时,海水可漫到石门半米高处。春天时,石门子所处海域碧波粼粼,白帆点点,海浪拍打着石门,海水回涌于石门内外,有时似低吟抒情,颇具诗情画意,有时又轰然作响,波澜壮阔,此景即“石门春波”。石门子周围的礁石上过去还刻有“渤海同春”四个大字(可能过去芝罘区北部海域属于渤海),不过早已湮灭了。

过去有不少文人来此游览,并留下优美诗篇。谢乃实写道:

石门夏载未曾经,凿自禹强役巨灵。

雪涌连山朝日浴,渔歌鼓枻夜龙听。

苍茫曙色含丹水,缭绕云纹映画屏。

三月桃花开远岸,鹏搏水击徙南凕。

萧文蔚则写道:

水剪春纹湃碧波,潮来潋滟结青螺。

石门敞对桃花岓,一任鱼龙鼓浪过。

清末时,烟台邮局曾印刷了石门子明信片。从图片上看,石门子的上方礁石已岌岌可危。约在1940年的一天晚上,雷雨交加,终于将上方礁石震塌了下来,只剩下了“门框”。80年代时,西口村修海边公路,门框也毁掉了。

新闻推荐

山东长岛:生态秀美环碧海

这是8月9日拍摄的山东省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渔港码头(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山东省长岛综合试验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区...

长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岛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