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海黄县话

烟台晚报 2020-11-03 10:18 大字

王东超

碓儿徐家嘞缸——一套一套嘞

长山岛嘞驴——直来直去

“蓬黄方言”属胶辽官话烟威片区中的蓬黄小片,由蓬莱话和黄县(今龙口)话构成(长岛也说蓬黄方言,不过长岛一直是蓬莱的一个镇,一直到1956年才成立长岛县,所以并无“长岛话”一说。最近长岛撤县,又并入蓬莱区)。在方言内部,由于地理隔离、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受邻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细微差别。黄县话和蓬莱话虽同处一个方言孤岛,但相互间还是有差异的,否则也不用以“黄县话”“蓬莱话”分别名之。即便黄县话内部,南山和北海、城里和乡下也有差异。

下丁家位于黄县南部山区,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那里的人说话具有语气生硬、吐词较快、字字重音之特点。在黄县话里,遇到有人诌南山扯北海,会说“你是下丁家‘piǎ’家嘞啊”。“piǎ”有大大咧咧、能吹能嗙的意思。在黄县话里,能“piǎ”的人又称为“大聊”“大聊客”。

东江街道碓徐家村,黄县话一般叫作“碓儿徐家”,从村名看,村里最早是镵碓臼的。《龙口市村庄志》载:“徐姓始祖徐允柱,明天启年间,从云南大柳树底下流落到此定居,因村北湾边有一大石碓臼,故名碓徐家村。”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黄县过去用的碓臼分两种,一种是掂蒜的小碓臼,家家都有;一种是捣胡秫米用的大碓臼,村村都有,如果村子大的话,还不止一个。以处处有之的碓臼名村,不太合适。黄县有以所从事的行业加姓氏名村的习惯,如簸箕栾家、罐姚村、罐刘村、毡王村、筐柳家村等,碓儿徐家之名可能也是这样来的。听村里老人儿说,后来从云南来了弟兄三个,会烧窑的手艺,慢慢全村就跟着改烧窑了。碓儿徐家以烧大缸闻名,盛粮食盛水用。

黄县还有三个村子,从名字上看也与烧窑有关,一是东江街道吴家窑(“吴”字读如巫,声调特殊),据说以前烧造的陶器曾作为贡品,但村里老人儿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开火烧窑。东江街道罐刘家村,黄县话叫作“罐儿刘家”,芦头镇罐姚家村,黄县话叫作“罐儿姚家”,从村名看,两个村主打产品都是陶罐。民间有则歇后语,“碓儿徐家嘞缸——一套一套嘞”,那时候推着缸去赶集,为了节省空间,要大缸套小缸,和俄罗斯套娃一样,所以才有这样一句歇后语,多用来形容人讲话有条理,层次分明,也略带一点贬义,有点夸夸其谈的意思,比如:“他就长儿一张好嘴儿,说起话来那是碓儿徐家嘞缸——一套一套嘞。”

河抱嘞伙计——好伙计喽

马岭塂位于文基镇(现归入兰高镇)地界,是黄县境内最大的一块塂地。当年东南山的人要进城,马岭塂是必经之地。当地有个俗语,“走到马岭塂,想起二队儿来喽”,据说当年为躲洪水,也有说走娘家,有个老娘们儿走到马岭塂了,才想起把孩子(二队儿)落炕上了,所以才有了这句俗语,就是“晚儿三秋”的意思。

七甲镇郭家沟村过去是个鞭炮制作专业村,其中双响儿(即二踢脚)特别有名。当地有句歇后语:“郭儿沟嘞双响儿——艮头大”,“艮(gèn)”在黄县话里有停顿、迟延之意,“艮头大”意指双响儿的两响之间间隔时间长,用来喻人,则多形容人性子慢腾,遇事久久不决,比如:“这事儿我头年就跟他说喽,他到现在才想起回复我,真是‘郭儿沟嘞双响儿——艮头大’。”

丰仪镇(现归入石良镇)枣林庄有个闺娘,置办嫁妆的时候,还缺一个双人大脰枕(结婚用的两个人枕的长枕头),正好她爸爸要去赶集,她跟儿腚喊:“别忘儿买大脰枕啊。”从此落下一句歇后语,“枣林庄嘞闺娘——不短话说”,意为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往外说。徐福镇(以前叫乡城镇)可能因为以前是徐乡县的缘故,这里的人说话和黄县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有点“秃舌儿”,就是发音不清。所以上面那个歇后语到了乡城,就改成“秃舌儿老婆儿——不短话说”,秃舌儿本是毛病,应该加以掩饰,偏偏却大爱说话,该闭嘴的时候不闭嘴。

过去遇到婚丧嫁娶,事主每于门首扎“吹鼓棚”,请“吹鼓手”作乐其中,家中有钱喜欢讲排场的,往往扎两个棚,请两班吹鼓手对着吹,称之为“吹对棚”。到了晚上,还会用竹竿挑出赏头,赢者取走。芦头镇侯家沟村的吹鼓手最有名,当地有一则歇后语“侯儿沟嘞吹手——一气儿鼓”。吹鼓手是以吹唢呐为主的,需要气脉长(肺活量大),那时的吹鼓手(黄县话又叫“吹巴”)多是屠夫(黄县话又称“杀巴”)兼职的,就是因为杀猪要往猪腿里吹气,以便烫毛煺毛,没有强大的肺是干不了这活的。另外还有一种技巧,掌握了可以在吹唢呐的过程中不换气,能一口气吹两三个小时。不知道侯家沟的吹手是哪个原因,反正他们能“一气儿鼓”,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后来要鼓动大家一鼓作气把活儿干完,就会说“咱佮伙儿干脆侯儿沟嘞吹手——一气儿鼓吧”。

河抱村位于海岱镇,村子处于八里沙河、界首河、隋家疃河三河合抱中,故称“河抱”。这村有个小伙子,人家给介绍了个对象,俗话说“买猪看圈”,他先到女方村里去打听女方及家庭情况。巧得不能再巧,他打听的人就是女方的父亲,按年龄说,足可以让他叫声“大叔”了,结果他一口一个“伙计”,伙计长,伙计短,最后女方的父亲实在忍无可忍(按老黄县的规矩,给长辈叫“伙计”是很无礼的),拂袖而去,临走说了句:“你真是个好伙计!”后来就留下一个歇后语,“河抱嘞伙计——好伙计喽”,多用来抱怨和指责。比如一个人把事情办砸了,他的同伴会说:“你真是河抱嘞伙计——好伙计喽。”

黄县话责人说话办事没有计划没有“谱目”,会说“你真是大喜儿妈妈吃面——没有数儿”,大喜儿妈妈是哪的人,无考。大喜儿妈妈吃面的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有说“面多喽加水,水多喽加面”的。但歇后语说的是吃面不是和面,与这个故事不契合。

也有说新娘“坐帐”,喜面吃了一碗又一碗的。老黄县习俗,只有生了孩子才能以孩子名称其母,新娘怎么能称为“大喜儿妈妈”?这应该是坐席时发生的趣事,而且最有可能发生在石良镇,因为石良小金家的拉面最出名,黄县地儿只要开拉面馆的,十之八九打着小金家的旗号。石良黄城集的排骨拉面也很有名,很多城里人开车跑二三十里路专门去吃碗面。石良属于东南山,古黄县的县城就在那一带,当地的婚俗也与黄县其他地方不同,把拉面师傅请到家里,客人来了傍晌先吃面条,半下晌才开酒席,这称为“二道饭儿”。说大喜儿妈妈吃面没数儿,一是说她能吃,也有点“颟样儿”,糊里糊涂的,吃几碗面也搞不清楚。另外也隐含一个意思,下午才开席,吃得太饱了就没法吃菜了,放着下午的酒菜不吃吃一肚子面条,这人也太“没有数儿”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第一次东巡:“二十八年……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黄”即黄县,为全国最早的县治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唐贞观八年(634),始置蓬莱镇,属黄县。唐神龙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遂升镇为县。长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属黄县,唐以后属蓬莱县,1956年设立长岛县。1958年,长岛县、黄县并于蓬莱县,县政府设在蓬莱。这在历史上称为“三县合一”(只不过时间不长,1962年原黄县析出;1963年长岛县析出)。正因为历史上蓬黄长一家亲,所以黄县话里也有一则关于长山岛(黄县人对长岛的称呼)的歇后语“长山岛嘞驴——直来直去”,意为长山岛地势狭长,驴耕地时只能像“小胡同赶猪”一样,直来直去,掉不过身来,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了,但也代表了人们对地理的想象。

上中学时,有同学是桑岛的,我们最关心的是他们那儿打篮球时球会不会掉到海里。后来有机会去桑岛一游,发现桑岛虽小,围岛走一圈也要一个多小时,才知当年的担心是多余的。黄县人在形容一个人性格耿直、说话直爽时,会说他是“长山岛嘞驴——直来直去”。

新闻推荐

一周内4个城市调整行政区划 什么信号?

中国新一轮行政区划的大调整,似乎正在拉开帷幕。今天(6月23日),据河北省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调整邢台市部分行...

长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