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邠州建学记》

咸阳日报 2021-01-06 08:24 大字

任耀博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出守邠州,在任期间积极修建庙学,但还未建成又调任邓州,后受邀作《邠州建学记》以记其事。《邠州建学记》出自《范文正公文集》卷八。

邠州,古称豳国、豳州。夏属雍州,商为豳国,周、秦、西汉皆为京畿重镇,东汉始设为新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平郡为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和“幽”字形相近,易混淆,诏令改“豳州”为“邠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名为邠县。1964年改为彬县,即今咸阳彬州市。

隋唐时期,邠州学风炽盛,“天下州县学废”而“邠州学风犹不衰”。邠州也因风景秀丽,且临近帝都长安,而成为文人仕宦的游览之地。诗人李白即有若干有关邠州诗篇传世。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秋,李白初入长安,仕途不顺,失意西游邠州新平,登楼望远并作诗《登新平楼》: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此外,李白还有《赠新平少年》等诗作存世。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朝廷“诏天下建郡县之学”,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建或改建州郡县学堂。庆历五年,范仲淹以资政殿学士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任邠州知州,莅任第三天即视察邠州庙学。庙学是古代祭祀孔子的文庙和官办学校的结合体,也是州郡县的学府。范仲淹一生任职多地,每到一处都要兴学育才,在看到邠州庙学面积狭小后,遂决定选址改建邠州庙学。但庙学还未建成,范仲淹即又调任邓州,待庙学落成后,应邠州通判王稷邀请,在邓州南阳郡任所毅然撰写了著名的《邠州建学记》。

《邠州建学记》全文共四百余字。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首先阐述了自己的兴学育才和治理天下的观点,“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并论述了“育人才”“兴学堂”和“安天下”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建学的要旨: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范仲淹所期盼的“士人洋洋,其来如归”愿景,这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幻想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次,该文还陈述了邠州庙学迁址扩建的前因后果。范仲淹任职邠州,视察庙学后发现“奉诏建学,其材出于诸生备矣。今夫子庙隘甚,群士无所安。”就是原有的邠州庙学太小了,许多读书人无处安身。经过讨论商议,范仲淹决定迁址东南地势高且光线好的地方新建庙学,“因议改卜于府之东南隅。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而庙学的迁移和新建工程,主要由“兵马监押刘保、节度推官杨承用共掌其役事”,兵马监押是统兵官,掌管军旅屯戍、边防、训练等,节度推官是主管司法的官员。通判王稷则“朝夕视之”,即负督查监管之责,通判是州郡的副长官,有监察职权。次年夏天,庙学竣工,建成厅舍一百四十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

此外,范仲淹还不忘在文章中砥砺生员要勤修德行、努力读书。同时,也提及这篇记文的产生原因,“余既改南阳郡,博士移书请为之记”,即《邠州建学记》是对邠州通判王稷在庙学建成后“请为之记”的具体回应。

范仲淹的“邠州建学”不仅厚植了邠州兴学育才的传统文化土壤,同时还起到重振学风的积极作用,并极大地延续传承了邠州源远流长的文风文脉。据《彬县教育志》记载,自宋以来,邠州的官学、私学培养了不少朝野之士。(B)(13)

新闻推荐

在试用期内受伤如何处理

李抒方案情4月11日,咸阳市彬县的小伙刘某某在招聘广告上看到招工信息,便前去应聘。随后,刘某某被聘任到三桥五一村双五路一...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