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北杏村
[摘要]时间碎片
驱车从诸城城区往西南行驶二十多公里,就到了枳沟镇大北杏村。普普通通的大北杏村之所以让我肃然起敬,是因为它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王尽美。
1898年6月,王尽美出生在大北杏村的一个佃农家庭。我曾多次来到这里,每每仰望王尽美烈士故居纪念馆,就像仰望着一面猎猎飘扬的鲜红旗帜。
半个世纪前,我从青岛上山下乡去了诸城,在枳沟中学任教,每年清明节都要带领学生瞻仰王尽美烈士故居纪念馆。那里陈列的一幅幅、一件件珍贵照片和文物,总是将我带进如火如荼的中国革命历史长廊中。 19世纪末,受到“十月革命”影响和“五四运动”洗礼的王尽美,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毅然投身到救国救民的洪流中。 1921年春,他发起成立了山东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同年7月,他作为山东省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
从此,他四处奔波,为民族振兴和人民觉醒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大明湖畔,他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骨干。在白山黑水间,他领导了山海关京奉铁路和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在海滨岛城,他领导了青岛四方机车厂和胶济铁路全线工人大罢工。他深入厂矿企业宣传革命道理,唤醒劳苦大众,在工人中建立起我国最早的党组织。中共“二大”后,他建立起山东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济南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山东各地相继建立起党的地方组织。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王尽美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时年27岁。虽然他没能看到自己参与创立的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已是拥有数千万名党员的执政党;他没能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已经像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人民记住了他,祖国记住了他。滔滔黄河,巍巍泰山,铭记着王尽美烈士光昭日月的丰功伟绩。
在青岛知青插队诸城5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前往大北杏村,瞻仰迁址重建的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大厅内,矗立着一座王尽美烈士汉白玉雕像,对面墙壁上镌刻着巨幅《国际歌》词曲,昭示着王尽美烈士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地重游,思绪万千。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打下了如此多娇的江山,让亿万人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冲锋在前,尽职尽责多做贡献。每当想起这些,我总会感到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王尽美烈士的事迹会永远引导着我,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使我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转眼间,我离开枳沟已近四十年,但大北杏村那面猎猎飘扬的鲜红旗帜,永远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使我尤感欣慰的是,那些我曾经教过的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们,经常用不同的形式,向我传递着枳沟镇大北杏村的信息。我相信,大北杏村的红色记忆,也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之路,让他们始终行走在奔向光明的道路上。比如性格内向的李瑞林,现为空军团职干部。他对我说:“顾老师,当年您带我们瞻仰王尽美烈士故居的一幕,我一直铭记在心。”只要革命的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大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如今,王尽美烈士故乡一望无际的麦田、成片的果林和现代化的工厂,无不见证着大北杏村的勃勃生机。大北杏村的红色基因,必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殷德磊张志华)近年来,诸城市兴华初级中学在多年劳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家庭...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