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串”起致富链

潍坊日报 2021-05-27 08:34 大字

□潍报全媒体记者付生

通讯员尹光青

“自从加入葡萄合作社,再也不愁销路问题,年收入由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3万余元。闲下来的时候还能到合作社打工,一年能工作4个月,收入1万余元,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不仅照顾家庭方便,还能免费学到种植管理技术,一举多得。”5月21日,记者来到临朐县冶源街道王舍村葡萄种植户刘学全的葡萄园,他一边修剪葡萄枝,一边向记者说道。

葡萄种植是王舍村的特色产业,有30多年种植历史,仅本村就有86公顷的种植规模,正常年景可年产葡萄3100万公斤,力促该村葡萄种植户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目前,在该村的带动下,周围15个村开始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面积达到460多公顷。

王舍村党总支书记刘兴居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通过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来的成果。在过去,该村葡萄种植多靠口口相传的老办法,销售也靠传统模式,葡萄品质上不去,丰产有时也难增收。

“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4家合作社,注册‘海浮山’‘王舍’等商标,一方面全力推动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切实提高果品质量,另一方面联合九山、辛寨等地葡萄种植大户,通过种植技术互补、产销信息共享、坚持市场调控导向等,把分散种植户拧成一股绳,合力闯市场。”刘兴居说。

除了葡萄品质提升,还在销售上下足功夫,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把葡萄卖到了省内各城市以及河北、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目前,村里新建了一处果品交易市场,依托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确保葡萄交易市场规范有序,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该村紧抓临朐启动“两村两园两主体”行动,依托冶源街道打造的葡萄产业科技示范园,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物联网等设备,用于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同时与省葡萄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新品种的培育,引进9个葡萄新品种进行试种。

“由原来的露天种植变为大棚种植,并引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以及科学施用有机肥等新技术,控制葡萄产量,提升葡萄品质。”刘兴居告诉记者,依托葡萄种植基地,村里还配套建设了高温大棚、休闲文化区、游客驿站、特色民宿等,着力打造集研学、休闲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片区。

除此之外,该村还与酒厂结对联姻,成立酒厂开发高端蒸馏葡萄白酒、白兰地、威士忌等产品,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取得良好销售业绩,进一步提升了葡萄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2020年,共产出蒸馏酒50吨,产值30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葡萄种植户年增收100余万元,实现了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推动“葡萄+”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特色亮点。

新闻推荐

党的光辉照我心

向党说句心里话

临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