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村广场上石刻“少年欲遂平生志,诗书勤向窗前读” 千人村培养出57位博硕
“少年欲遂平生志,诗书勤向窗前读。”花园村书本造型石雕。按照延续了三十年的惯例,去年夏天,李丽博拿着刚收到的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领了500元奖学金。钱当然不算多,但能拿到这份钱,意味着李丽博注定在花园村村史上留下一笔。
花园村在宁阳县城西的东疏镇。东疏为汉代“两疏”故里。汉宣帝时,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博学多识,分别被敕封为太子太傅和太子家令。汉元帝初年,疏广、疏受辞官还乡,用所赐金银大办私学,为家乡培养了大批文人学士。之后,疏地学风日盛。
虽历经朝代更替,古疏地的学风一直没断,尤以现在的花园村最浓。花园村约有六百年历史,如今刚足千人。宁阳明清县志记载,花园村先后有13人考取过“太学生”(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出过很多秀才、举子,一度被称为“秀才村”。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又陆续培养出18位博士、39位硕士、近200名本科大学生,崇文尚学之风一时无两。
李积汾是新中国成立后花园村的第一个博士。1935年出生的李积汾在家排行老五,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其父李兴岱在清末读过几年村办私塾,希望几个儿子求学能水到渠成,给他们取名为湘、淮、汉、渭、汾。
1938年,宁阳华丰地区日军进犯,年仅40岁的李兴岱被害。之后,17岁的老大李积湘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努力将四个弟弟送进私塾读书。“一年学费就是30斤麦子和40斤谷子,我们四个就是二百多斤粮食。”李积渭说,他不知道大哥是怎么凑齐的这些粮食。
新中国成立后,大哥要求四个弟弟都考师范学校。除了李积汾,其他三兄弟都听从大哥建议上了师范学校,学成后全部回当地做了小学老师,一辈子教书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军工业基础一穷二白,脑瓜最灵、成绩最好的老五李积汾心怀报国志,想继续深造。1956年,李积汾考上了山东大学物理系(当时山东大学在青岛办学)。“去青岛前,一直没凑够老五的9块钱学费,大哥一狠心把家里后门的老木门拆了,拉集上卖了20块钱。”李积渭说,“只要能供弟弟上学,大哥拆家都愿意,可他自己却没进过一天学校。”
如今,五兄弟里只有汉、渭尚在,不过崇文尚学的家风却一直传了下来。李积汾的儿子李铮(李安林)是花园村第三位博士,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老二李积淮的两个孙子李宪铎和李宪辰,则分别考取了同济大学博士和复旦大学硕士。
三代六教师、两代四校长、一门两博士、父子教授、夫妻博士等,在花园村,书香之家还有很多。其中的“一门两博士”就是说的李宪生家,李宪生是老高中生,他的大女儿李闽燕是西南大学博士,如今在泰山学院任教;二女儿李闽惠则是西南大学在读博士。
20世纪60年代,为让本村的小学毕业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花园村白手起家,在村边建了花园中学。前两年学校合并之前,花园中学一直在宁阳名列前茅。
为支持办学、鼓励求学,花园村村民先后捐款达20多万元。“20世纪90年代,我们成立了花园村教育人才基金,加上村民的捐赠,已经有20多万元,主要用于教师慰问和学生奖励、助学。”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李俊伟说,“花园村村民从来不攀比谁家房子好,谁家买了车,只攀比谁家孩子上学有出息,考进了哪所大学,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这是花园村村民的共识。
“少年欲遂平生志,诗书勤向窗前读。”在花园村的耕读花园广场上,这句话被刻在石头上。
新闻推荐
39个项目村年可增收284万元 宁阳县借政策东风发展农村版“飞地经济”
临近春节,在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后辛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里,村干部、村民正在采摘大球盖菇,准备发往济南的蔬菜批发市场。...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