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人粉碎性骨折 术后一天即下地行走

南国早报 2021-04-20 08:56 大字

南国早报北海讯(记者彭庆)95岁的老人,髋部出现粉碎性骨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康复?面对高龄老人骨折这一难题,北海市人民医院用最先进的“321”手术切口微创技术给出了答案:术后仅一天就可以扶拐行走,一周后即能康复出院。

95岁的龚先生是浦北人。今年4月中旬,他在家不慎摔倒导致骨折,被送往北海市人民医院就诊。

骨折后,老人疼得厉害,也无法活动。后经诊断,老人为髋部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因龚先生还存在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扩张症以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接诊后,迅速对老人的头部、肺部以及髋关节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此后,又组织呼吸科、神经内科、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对联合会诊。在入院48小时后,医院给老人实施了亚急诊手术。

“由于老人的岁数很大,手术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加上老人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容易诱发脑梗,危及老人生命。”北海市人民医院创伤手外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朱金荣向记者介绍,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开刀治疗,因刀口较长,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为此,经多方会诊,该院采用了“321”手术切口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即在老人受伤部位分别打开3厘米、2厘米和1厘米的手术切口,再通过仪器辅助便可完成髋部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固定。

“通过这一技术,不但可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还能有效降低术中麻醉意外、心脏骤停等诸多风险。”朱金荣说。

4月18日下午,记者在医院采访时看到,老人康复顺利,已经能借助助行器行走。“恢复得很好,我们完全没想到。”一旁,老人的女儿龚女士连声向医护人员道谢。

“事实上,老人在术后第一天就能扶拐行走了。”朱金荣告诉记者,根据评估,老人术后一周即可顺利出院。

朱金荣介绍,近年来,骨折的老龄患者人数增幅明显,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可增加一些腿部的伸缩练习,实现增肌减脂,使下肢的灵活性更好,减少意外出现的概率。

另据北海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一般人来说,提到骨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做手术。而一些并不需要或无法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不知道去哪里看病。这时,骨内科将是一个新的选择。

“骨质疏松是骨内科接诊最多的病种。”该负责人介绍,骨内科倡导“骨内科综合诊疗模式”,以内科治疗为核心,以骨病患者为中心,以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骨折全程防控为重点,对与骨相关的多系统、多器官疾病进行非手术综合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

目前,广西骨内科学组已在北海市成立,北海市人民医院为主委单位。上述负责人表示,北海市人民医院将整合骨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疼痛科、全科医学科、护理部等多科室的资源,打造骨内科服务平台,为中老年人以及骨代谢疾病患者服务。

新闻推荐

浦北 落实435个农村公益项目

本报浦北讯(记者/潘云锋通讯员/容小苹)1月23日,记者从浦北县财政局了解到,2020年,浦北县争取并落实通村水泥路、沙土路路基、...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