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救助守护光明 角膜移植手术救助项目让眼病患者重拾希望

南宁晚报 2021-02-28 05:11 大字

?手术后,医生查看小东的恢复情况

在众多眼病中,角膜病是一种很常见而且致盲率很高的眼病。在我国,需要做角膜移植的角膜盲症患者数量多达400万,常见的角膜盲症有角膜溃疡、角膜穿孔、角膜白斑等,如果未及时获得治疗,患者的失明概率很大。

从事农业劳作以及户外工作的人群是角膜盲症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劳动环境复杂,在劳作中容易导致眼睛受伤,加上卫生条件较差以及不注意眼睛卫生等因素,造成角膜盲症高发。然而,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疏忽大意,或因经济条件较差而延误就医,往往造成病情恶化,甚至导致失明。

小小异物也能引发角膜盲症

在生活中,许多人在异物入眼后常常不重视,殊不知,如果病情较重而又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出现角膜疾病。闭阿姨来自钦州浦北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3年前,她在劳动时被木屑进入眼内,当时她用手揉搓了几下眼睛,本以为没什么大碍,没想到后来感觉眼睛越来越疼,甚至睁不开眼,视力也变差了。

闭阿姨尝试使用眼药水缓解,也去了当地门诊就诊,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在老乡的建议下,闭阿姨和家人来到了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就医。经角膜及眼表专科主任黄明海博士检查,闭阿姨被确诊为角膜溃疡,需要尽快接受角膜移植,然而闭阿姨却表示无法承担手术费用。据闭阿姨的女儿介绍,他们一家主要以务农为生,没有稳定收入,且父亲已不在世,家中又缺乏劳动力,导致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看得见的希望”贫困眼病患者救助项目正在开展中,了解到闭阿姨的困难后,南宁爱尔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协助闭阿姨申请了救助。最终,黄明海博士顺利为闭阿姨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避免了病情恶化,也让她摆脱了眼睛疼痛难忍的痛苦。

9岁儿童玩耍时伤眼险失明

家住南宁市武鸣区9岁的小东也是一名角膜盲症患者。据悉,小东在和其他小孩打闹时意外戳伤了左眼,虽然伤情不是很严重,但是照顾他生活的爷爷奶奶也未察觉到小东的异样。直到小东的眼睛病情加重,出现流泪、睁不开、视力下降等不适,在外打工的父母才知道他的眼睛已受伤疼痛了很久。

为了治好小东的眼睛,父母在当地医生建议下带着小东来到了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就医。黄明海博士检查后表示,小东的病情已比较严重,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听说需要手术,小东的父母都很为难。原来,一直务农的他们这两年才到南宁打工,收入不高,况且家里的老人也患有慢性病,长期需要服用药物。目前,老人和孩子的开销已让他们感到了不少压力,再难以承担角膜移植手术的费用。

据悉,小东的家庭情况正符合“看得见的希望”贫困眼病患者救助项目的申请条件,于是,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小东成功申请了救助。得益于南宁爱尔眼库,小东很快就等到了适合的角膜材料,黄明海博士最终也顺利为他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后,小东的病情恢复良好,一家人对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感激不已。

小症状当心发展成重眼疾

在眼科门诊中,出现眼外伤、异物入眼或患角膜炎症之后,许多患者常常不及时就医,或缺乏专业的医疗条件治疗、因经济条件较差而延误治疗等。黄明海博士对此表示,一些角膜疾病如果在早期就诊,病情较轻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从而不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但是许多患者往往对小病症不重视,到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很严重,这给患者本身增加了失明的风险。

在此提醒市民,如果眼睛受伤或发现眼部有疼痛、流泪、发红发痒、视力下降或伴有畏光等情况时,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避免因不及时治疗导致失明。(廖秀芬)

新闻推荐

“五育并举”人为本 全面发展谱新篇 广西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纪实

本报记者刘琴好的教育不仅仅要有分数和升学率,更要有健全的灵魂和坚定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