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老百姓与洗浴 □丁淮飞
蚌埠的大众浴池(资料图片)沐浴,北方人叫洗澡,南方人叫冲凉。过去,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在家里不方便洗澡,只好去大澡堂泡澡。一池清水,几张躺椅,雾气缭绕中是往来穿梭的澡友们。人们洗过澡,躺在躺椅上,大到议论国事,小到街头传言,或躺或坐,舒服而随意。也有不喜言谈之人,在旁边悠然自得地下象棋、打扑克,有的人则在砸背、刮痧、拔火罐,过上一个很充足的下午。
近期,随着寒流的一次次影响,蚌埠市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寒冬腊月,蚌埠市市民也有在浴池“泡澡”的习惯。最近,蚌埠市的一些浴池生意也红火起来。在周六或周日的下午,到澡堂泡一次暖暖的热水澡,是一件十分舒服而惬意的事情。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市民家里安装了暖气和热水器,有房间大的还在卫生间里装上了浴缸,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洗个热水澡,真是一个幸福的事情。蚌埠开埠百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浴池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淮河北岸的浴德池
蚌埠建浴池,最早开始于1911年。当时津浦铁路还未全线通车,淮河南岸也没有形成气候,河北的小蚌埠是附近集市的中心,蚌埠居民高传代兄弟在小蚌埠建造了蚌埠市的第一座浴池——浴德池。浴德池规模不大,只有一个小池子,池里温水、热水隔开。浴德池只设有一处雅座,雅座内只有一条长凳,凳子中间置一小茶几,用以摆放茶具,雅座里有茶坊泡茶。雅座之外,设有普通座,靠墙摆一圈长椅,墙上钉有挂衣服的木楔。普通座里,有人照顾秩序,称叫堂。当时洗澡不用先买票,由浴客拿茶壶到柜上算账,管理人称监堂。在上世纪的一二十年代,浴德池在蚌埠很有名,浴池里经常会出现爆满的现象。后来,浴德池又扩大了规模,增加了雅座和普通座的数量。抗战爆发,浴德池停业关门。
淮河南岸的沧浪亭
津浦铁路修通以后,蚌埠的中心逐渐由河北转到了河南。1920年,商人徐善臣在二马路附近,盖起了一座浴池。徐善臣自诩粗通文墨,遂把这座浴池取名“沧浪亭”,以示风雅。
有趣的是,因为蚌埠地处南北交界处,徐善臣规定沧浪亭浴池所用工人,也要南方人和北方人各占一半。北方人一般负责挑水、烧火,南方人则负责接待浴客、递茶等。
沧浪亭的老板徐善臣,虽是商人,却热衷于官场中事,为了竞选蚌埠商会会长,几乎倾其所有,不得已把浴池租给了本店的茶坊小曹等五人共同经营。1948年,沧浪亭因为经营等原因关了门。
记忆中的周日洗浴
解放后,蚌埠市市区人口由刚刚解放时的十多万人增加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近五十万人。因此,蚌埠需要有大批浴池解决人们的洗澡问题。蚌埠市也陆续建成了交通浴池、人民浴池、蚌埠浴池、胜利浴池、新华池、大众浴池等多个较大规模的浴池,还专门为妇女建过三八女子浴池。
虽然建成了这么多浴池,仍然解决不了全市人民洗澡难的问题。于是,蚌埠市市内的不少工厂、机关自己都盖了浴池,除了解决自己职工的洗浴问题外还向外营业。那时候,一到周日,蚌埠市随处可见的景象是,人们拎着装有毛巾肥皂、换洗衣物的小袋子,到附近的工厂、机关浴池洗澡,那时,还没有双休日,每到周日就到附近的工厂里洗澡几乎成了蚌埠市市民的习惯。
洗浴业百花齐放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蚌埠市的洗浴业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蚌埠市的浴池也体现了百花齐放的格局,除大众浴池外,蚌埠市出现了一批装修考究、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高档浴池,在这里,洗浴场所宽敞气派,毛巾、洗发水、沐浴液、牙刷、牙膏一应俱全,洗浴结束后还有专人帮你把背部擦干,然后再到房间内休息。进入21世纪后,蚌埠市又出现了洗浴、餐饮、休息一条龙的浴池,这种浴池分为洗浴、休闲、餐饮、休息等几个区域,洗浴完了,可以在休闲区玩玩、再去餐饮区吃饭,然后再到休息区休息。这种一条龙的浴池,受到以家庭、三五好友为单位的洗浴者的青睐。近年来,蚌埠市又开了许多带有水疗、按摩、足浴等功能的浴池,生意也不错。
岁月更迭,浴池的发展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后记
蚌埠浴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层次到多层次的变化。近年来,蚌埠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老百姓对民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蚌埠市的有关部门,千万也不要忽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洗浴业,要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让蚌埠的老百姓拥有一个便捷、安全、卫生的洗浴环境。
注:本文部分参考了肖珊的《蚌埠的浴池业》一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玉珍一次特意地寻访,我走进了华池,在那一座又一座丰饶壮美的大山中,我听到了灵动自然、婉转悠扬、古老朴素的华池...
华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