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工群众鼓与呼 《甘肃工人报》维权民生工作回眸
本报报道组
多年来,《甘肃工人报》维权民生专刊高举维权大旗,坚持为企业、工会、职工群众维护合法权益,为他们分忧解难,为职工群众鼓与呼,在服务职工、服务社会、面向群众、搭建桥梁等方面下功夫做足了文章。报纸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及时和劳资双方沟通,化解矛盾。经过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维权特色,在甘肃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维权热线”栏目2003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岗”称号;维权民生专版采写刊发的多篇稿件先后获得“中华全国好新闻五一新闻奖”“全国工人报刊好新闻一等奖”“甘肃省好新闻二、三等奖”等荣誉。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工人报》维权民生专刊呈现四大亮点:更加贴近职工、更加关注社会、更加关注热点、更加注重维权。
“维权热线”解疑释惑。多年以来,“维权热线”栏目根据不同时期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特别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多元化用工形式和劳动者求职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发现和分析总结。对劳动者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和劳动部门联系咨询,并在“维权热线”栏目进行公开答复。这些普遍性的问题的公开答复,在企业、社会、职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维护了个体职工的权益,也为其它企业提供了警示和借鉴,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对一些不宜公开答复的问题,采用来信转办的形式,转往有关部门,请他们进行协调处理。同时,“维权热线”栏目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编辑思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公开答复。多年来,“维权热线”栏目共接待职工群众来访、来信、来电数十万人(次),公开答复2189件,来信转办16700多件。
个案维权聚焦热点难点。多年来,维权民生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把帮助职工群众用法律维权作为头等大事,让职工群众在看报中学习法律、引用法律,运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维权民生工作先后关注了兰州市自来水公司19名复转军人同工不同薪酬待遇问题、兰州布鞋厂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兰州市炉具灶具厂破产过程中老职工买断工龄问题、兰州炼油厂职工工伤问题、高台硝盐厂职工工作期间被人打伤问题、崇信县公路局养护段职工工伤问题、沙井驿建材公司专利被仿冒问题等一批职工维权案件。这些案件经过维权民生专
版公开报道后,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特别是2015年3月份,庆阳某公司五名女职工来报社反映她们多次请求要求上班未果的问题。接到投诉后,报社及时进行采访调查,先后完成了《我们何时能享受职工待遇》《女职工的权益不容侵犯》等调查文章,文章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推动了问题的尽快解决。
2016年元月份,某煤矿职工来信反映说,自己在井下作业,身体被查出腰椎间盘膨出,不能适应井下工作,多次要求调到井上工作,但是单位一直没有答应,连续几个月单位没有发过一分钱的工资。接到来信后,报社及时和该煤矿工会进行了沟通,在多次协调下,这名职工调到了维修队工作。工会给他报销了3000元的医药费,还给他解决了1500元的困难补助。这名职工打电话,感激地说:多亏了《甘肃工人报》,在你们的协调下,问题终于解决了。
法律服务更加贴近职工。多年来,维权民生专刊力争贴近职工、贴近群众,让职工群众在看报中学到知识,懂得法律,用案例来阐理说法。特别是针对经济纠纷、婚姻纠纷、遗产纠纷、邻里纠纷以及涉及职工贴身利益的养老、医疗、生育、赡养等问题,编辑在采访了法院、律师、劳动等部门的相关人士后,及时选用了一定数量涉及这些内容的稿件进行刊登。多年来,刊登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相关问题的稿件近三万余篇,这些内容涉及到职工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
更加关注社会。维权民生专版自创办以来,一直把关注社会热点作为重点,并刊发了许多有分量的调查稿件,在职工群众中有着很好的口碑。(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崇信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毛婧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5日,在崇信县锦屏镇关河村,一场糅合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
崇信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崇信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