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陇原山山水水 记中国建材地勘中心甘肃总队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通讯员 王 锋
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作为甘肃省为数不多的甲级测绘院,中国建材地勘中心甘肃总队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近年来积极拓宽服务范围,深耕自然资源领域,走遍了陇原的山山水水。
精准深耕测绘领域
手持仪器,脚踩泥泞,翻山越岭,前进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行走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着陇原大地,这正是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外业核查人员工作时的真实写照。
自2017年国家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来,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组织了500余人次投身于甘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陇上江南、羲皇故里、祁连山麓、甘南草原……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院长陈重奎介绍说,他们共承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9个项目,其中7个省内项目、2个省外项目,覆盖全省41.7%的地市及7.8%的县级区域。圆满完成了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等市州的30个县区的省级核查任务,包括陇南、定西、平凉、武威4个市级核查及成果汇总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县区调查数据已全部通过国家级核查。
在调查过程中,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牢牢把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质量,坚决守住调查数据真实的“生命线”,建立了严格的“两检一审”质量检查制度,从源头上管控成果质量。从外业调绘到内业整理,从问题筛查到图斑整改,多手段全方位管控,确保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在持续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不断增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平台的创新能力。
该院于2012年开展崇信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项目,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快速、准确、圆满地完成了试点项目,有力示范带动了全省“三权发证”工作。
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无人机研制中心通过自主研制、技术引进、融合发展等方式,配备改装和自产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及综合应急救援等装备百余台套。获得“一种改进的固定翼航测无人机”“一种三段折叠式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弹射装置”“一种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尾翼”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同时,该院在地理信息软件研发中积极探索,先后研发了天水市古民居保护信息系统、天水市风景名胜三维展示系统、天水市多时段数据对比系统和数字景区虚拟仿真平台等近30项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框架平台。
勇当地灾排险尖兵
近年来,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多次参加省、市、县应急和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承担了陇东南地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应急勘测任务,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决策依据。
2013年7月25凌晨5时许,一场强降雨突然来袭,使得地处天水市秦州区南部嘉陵江上游的白嘉、北峪、南峪河瞬间变成了暴怒的“巨龙”,冲塌了房屋,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桥梁涵洞,致使7个县区、123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的122多万人受灾。
7月26日,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克服云层低、山谷狭窄、能见度差、气候环境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迅速实施无人机航拍,很快获取了娘娘坝镇受灾最为严重的40平方公里范围内泥石流灾害点航摄影像图。测绘院数据处理中心100余名技术人员在接到影像数据后,连夜加班加点,开展数据处理工作,第二天凌晨就完成了娘娘坝区域影像专题图编制,分送天水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应急救灾部门,准确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区域的受灾情况,为开展抢险救灾决策部署、抢通生命线赢得了时间。
近年来,三和数码测绘院在“5·10”定西市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8·2”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乡堰塞湖等灾害中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响应,提供最新的测绘应急保障成果和技术支撑,勇当排险尖兵,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
新闻推荐
本报崇信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戴鹏飞)金秋九月,崇信大地硕果飘香。崇信县赛果赛园、丰收节·金秋夜·消费季、非遗...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