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圩,我的乡愁
蓝荣俭
我的家乡是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佛子村,是大石山区的一个小圩镇。
儿时听父亲说,佛子圩是清朝年间形成的。因为在交通落后的年代,佛子圩在这片大石山区中属比较中心的地理位置,处于上林、马山、忻城三县的交界。佛子村后有一座石山似一尊佛,被八座小山峰围绕,故村名佛子,亦称八子。
佛子圩有旧圩和新圩。由于旧圩圩场过小,上世纪50年代村民自发以互助方式,在距旧圩一公里的南面选址,建起新圩。新圩占地约一平方公里,有将近100间土木结构青瓦房,设骑楼。改革开放后逐渐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依然保留旧街的格局。街面房屋分东西南北四排,合围成一个“国”字。
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是三天逢一次的圩日。虽然没钱买东西,但图个热闹。圩日放午学,我和小伙伴一起从村后的小学越过小溪上的石桥,就到了圩头,一路沿街,穿入熙熙攘攘赶圩的人群,听那此起彼伏叫卖的乡音,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奇和兴奋。供销社是一定要进去的,这里百货商品琳琅满目,副食品柜台品种不算多的糖果散发出来的香甜味,引得我们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吞口水。
出了供销社,沿南面街的骑楼往东走,南面街东头就是我的家。一路下来,途经同年爸的粉店、姨父的弹棉花店、堂舅公的日杂店、表叔的卫生室、堂姨的豆腐摊。街上居民相互之间大多都沾亲带故,尽管有些是拐几个弯的。我母亲就是对面北面街的。堂姨的豆腐摊很出名,只要一走进圩东头,空气中弥漫着芬芳的温温软软的豆浆味儿,就连呼吸似乎也变得香甜起来。
堂姨的豆腐摊隔壁,是父亲工作的铁器社。铁器社属于乡镇企业,其实就是个打铁铺,100多平方米的工作间,纵向布置5个打铁炉,5名师傅带5名徒弟,还有一名财务兼采购。父亲是一名好铁匠,他打制的刀斧、锄具锋利、形美、耐用,远近闻名,供不应求。每天放学路过那里,我们兄妹几个总要往里探头,看一眼父亲和他的工友们忙碌的身影,听那叮当叮当犹如美妙音乐的锤音。父亲对我们来说,总是最有能耐的。
北面街正对圩亭是我外公家,大舅在外屋开了个理发店。大舅的理发手艺是一流的,圩日来理发的人都要排队,理个发收费2角钱。我们兄弟4个从小到大都是大舅理的发,不要钱,但不能是圩日。外公家隔壁有一家酒坊,据说他们家从山里采来草药,自制酵母,酿出来的玉米酒特别香醇。北面街西头有一个磨坊,那时候没有粉碎机,只有两个石磨,得自己动手,用人工推磨磨玉米粉,人多的时候要排队。磨坊不远处有一间染坊,用蓝靛做染料,瑶族特色,远近闻名,瑶家自己织的布,都拿来这里染。
那时候,佛子的圩日赶圩的人很多,许多山里人是天没亮就点着火把,带着特产,赶几个小时的山路过来的。卖了特产,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下午赶回去,天黑才到家。逢圩日的时候,两个圩亭才有东西摆卖。东面圩亭是鱼肉和食物摊,肉类主要是猪肉和羊肉,也偶尔有些山货,羊肉是地道的黑山羊。鱼类有活鱼和干鱼,大多是大龙洞水库运过来的。干鱼最有名的数大龙洞水库的银鱼干,透亮透亮的,用黄豆焖煮,是最好的下酒菜。土特产最出名的是旱藕干粉和竹笋干。西面圩亭是杂货摊,卖日杂、农具、竹编、木制品、草药等等。露天的球场上,是禽畜市场,也摆卖木炭和柴草。佛子圩最热闹的是春节前和中元节前的两个圩日,这时街上才见到更多穿新衣服的妇女和小孩。
佛子村的村民大多是瑶族,虽然已很少人讲瑶话,但一些瑶族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如瑶族山歌、盘王节、猴鼓舞等。母亲就是一个瑶族山歌迷。在生活艰苦的年代,时常听到她哼唱,现在80多岁了,逢年过节她都会在儿孙面前即兴来几段。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盘王节,每逢这天,村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同时按街分队,还摆上长桌宴,佛子人生来热情好客,外来人无论生熟,遇上即可入席,一起品尝原生态农家菜,喝着瑶家人自酿的米酒,其乐无穷。
佛子人喜欢找乐,圩心的戏台上每年春节都有自己的“春晚”,有特意排练的节目,也有即兴的表演,从初一演到初三。父亲生前喜欢粤剧,有时也登台来一段。北面街当时有一位二胡拉得很好的盲人青年叫二壮,大家也叫他“阿炳”,随时给人伴奏。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佛子圩已不再热闹,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作用。离家在外工作40多年,而今已迈入花甲之年的我,脑中不时会冒出老家的影像,我怀念老圩,怀念父母,怀念温馨的旧日时光。
新闻推荐
真危险!高速路上忽然滚落2吨巨石 多部门深夜联动,迅速排除安全隐患
扫一扫看视频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通讯员余宁朝梁修慰)2月2日晚上11时40分许,S52武平高速公路马山往来宾方向古棠隧道出口...
上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上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