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易发生误食“毒蘑菇”事件,专家提醒 路边蘑菇别乱采 严防毒菌上餐桌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讯(记者叶祯实习生蒋周敏)3月5日,一条村民在草地上开心采白蘑菇的视频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据了解,视频拍摄自上林县的乡村。广西疾控中心提醒,阳春三月,雨水增多,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市民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误食毒蘑菇。
从网友发出的视频可以看到,上林县澄泰乡、白圩镇的一些田野里长出很多白色蘑菇,不少村民提着篮子、拎着塑料袋采摘。据了解,这种蘑菇叫稻秆菇。顾名思义,就是从腐烂的稻秆上生长出来的食用菌。
然而,并非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去年,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连续接诊数起食用野菌中毒的患者,大部分是一家人集体中毒,其中11人来自灌阳县、3人来自灵川县人。广西疾控中心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显示,全年共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72起,发病297人、其中住院209人、死亡3人。从3月份开始,5至6月份和9月份是发病高峰,持续到10月份左右。发病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庭。
疾控专家提醒,广西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主要分为四种: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急性肝损害型和急性肾衰竭型。
胃肠炎型毒蘑菇种类较多,分布在广西的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均有分布,食用后主要引起肠胃严重不适,在桂林、河池、钦州等地多发。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均有分布。神经精神型毒蘑菇种类较多,如残托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有10余种,如假褐云斑鹅膏,在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崇左天等县有23人因误食中毒,其中3人死亡。
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种类主要是含有鹅膏肽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食用鹅膏菌属常会导致死亡,如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灰花纹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导致死亡种类。扫码看视
相关新闻
广西疾控发布3月健康提示
本报讯(记者叶祯实习生蒋周敏)春季来临,气温回升,又到了细菌和病毒的活跃期。为此,广西疾控发布3月健康提示,提醒市民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目前还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外出聚餐次数;前往医院、超市、农贸市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等候、测温、验码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勤洗手,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购买冰鲜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品。
谨防人感染禽流感。禽畜类养殖人员工作时要戴口罩、帽子、手套和穿工作服,宰杀人员同时要穿防水围裙和长筒水鞋,接触禽类后用洗手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不要食用病死禽,发现病死禽畜应及时报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食用禽蛋、禽肉要彻底煮熟,禽蛋表面要洗净。
防止诺如病毒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建议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搞好环境卫生,不要带病上班上课。如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以及清洁用具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
食物中毒也不可轻忽。建议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不饮用自制药酒。
■知多点
一旦中毒这样做
首先,要立即呼叫救护车。
其次是马上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再次,要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往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都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最后,要保留毒蘑菇样本。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中毒种类并实施针对性救治。
新闻推荐
■魅力广西游览广西,要欣赏自然风光,除了桂林,还有很多美丽的岩溶风光带,位于南宁市上林县的大龙湖风景区就是其中一处。大龙...
上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上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