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英雄光辉足迹 传承先烈革命精神 马山县永州镇打造特有“红绿”模式,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南宁晚报 2021-04-05 06:16 大字

?游客瞻仰坡鉴烈士陵园

■本报记者韦东 文/图

在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创立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岁月里,那马中心县委(现为马山县永州镇平山村江庄屯)负责领导那马、武鸣、隆安等7个县区的革命工作,曾经发生轰轰烈烈的除奸运动、那马暴动、隆安县城保卫战和苏区保卫战等多个战役;从那里走出的进步青年,跟随红七军从右江苏区北上江西中央苏区,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数次战役,涌现出一大批革命英烈。马山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足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烈士鲜血铸成丰碑永垂不朽

位于马山县州圩村坡鉴屯的坡鉴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最初为烈士墓,1977年8月改建为革命烈士纪念碑,1986年扩建为革命烈士陵园,1994年12月重修。

陵园坐北朝南,面积2052平方米,建有2米高的围墙和铁栅大门。园内分别立有“八三”惨案牺牲烈士徐泽长、李凤彰、韦成篇、徐孝义的4尊雕像和1座纪念碑。纪念碑高11米,碑的上部正面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金色大字,碑座中间嵌着一块长方形大石碑,石碑中间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两侧刻有33名烈士名录。碑座下面是碑盒,碑盒四面各设9级台阶。

马山县永州镇党委书记陆家宝介绍,坡鉴革命烈士陵园是广西九大革命烈士陵园之一,列入全国烈士陵园名录。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已成为教育后代、激励后人勇于献身和供游人瞻仰的地方。

开办补习学社播撒革命火种

1927年,受韦拔群的派遣,黄书祥来到那马县州圩村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了那马县的第一个农协会领导小组,并在次年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江庄补习学社。该学社传播革命的新思想,带领农民反抗压迫,逐渐成为以马山县为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

1929年,经黄书祥介绍,李凤彰、韦成篇、农经祥3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成立了那马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那马县支部,并建立了革命武装。同年,李凤彰、韦成篇指挥那马农民自卫军,攻占国民党那马县政府,敌人狼狈逃窜。1931年,敌军卷土重来,李凤彰、韦成篇沉着应对,率领自卫军奋起反击,打退敌人的围剿,附近的农民纷纷加入战斗队伍,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红色星火渐成燎原之势。不幸的是,1933年,黄书祥遭叛徒出卖,在转移时右手中弹,但他不顾伤痛英勇抵抗,最终战斗至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时年34岁。1938年,国民党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借口,诱骗徐泽长、李凤彰、韦成篇、徐孝义至武鸣县,并将他们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八三”惨案。烈士的牺牲激励着革命队伍,大家秉承烈士的遗志,以更加饱满的战斗精神与敌人展开斗争。1949年12月,那马县游击队主力部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那马县8个乡,那马县全境宣告解放。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永州镇南面的平山村江庄小学旁的江庄补习学社遗址。江庄补习学社设在江庄小校一间砖木瓦房结构教室内,门前两侧有黄书祥亲笔写的对联“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正中讲台上的横批是“快乐事业,莫如革命”。室内墙壁两侧还写有学社的校训——“劳动、互助、奋斗、牺牲”八个大字。工作人员介绍,江庄补习学社只举办了一期长期班,为期6个月。此后,中共那马地下党组织根据革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求,也曾在这里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培养了多批革命骨干。直到1938年“八三”事件后,江庄补习学社才停办。

发展红色旅游加强乡村振兴

如今,永州镇形成了那马革命老区“一馆两园三址四居九营”的红色旅游景区格局,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成为马山县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教育后代、激励后人、学习和瞻仰先烈的好地方,每年吸引了约1万人到此参观。

陆家宝告诉记者,永州镇通过加大对革命遗物、史料、文献的收集,深入挖掘打造那马革命第一、第九大本营,天鹅寨会议旧址,革命陈列馆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通过举办永州红色文化节等活动,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出永州镇特有的“红(红色文化)、绿(绿色旅游)”的模式;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让全镇的绿水青山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基地,实现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眼睛流泪红肿?当心泪道疾病找上门 南宁晚报《爱健康》周刊联合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义诊活动,参与可享优惠

医生为患者施行手术(爱尔眼科供图)流泪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异物入眼,也没有情绪波动,眼泪却控制不住地流,严重者甚...

马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