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菜园子”,南方“菜篮子” 兰陵县蔬菜产业集群年产值超百亿,智慧管理提升产业水平

农村大众报 2021-06-10 14:28 大字

近日,兰陵县苍山蔬菜产业集群被评为“临沂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创建对于提升苍山蔬菜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目前,兰陵种植大蒜、设施蔬菜、牛蒡等出口创汇蔬菜、露地蔬菜和食用菌等5大品类蔬菜、100多个品种,年销蔬菜500万吨以上,产值达100多亿元。

兰陵蔬菜香飘长三角

“可别小看了这块牌牌,这可是我们与上海市实行互利共赢的见证。”5月26日,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徐振东指着基地里“上海市蔬菜外延基地”的牌子介绍,有了这块牌子,当兰陵县特别是徐皇路村蔬菜滞销时,上海市市场有义务帮助销售并吸纳滞销的蔬菜;反之,当上海市场蔬菜短缺时,徐皇路村要优先保证上海市蔬菜供应。

像这样的“上海市蔬菜外延基地”在兰陵县还有很多。“上海点单,兰陵接单,当天采摘,当天送达,保证了蔬菜的新鲜、精准供应。”徐振东说。

徐皇路村只是兰陵县高质量打造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应基地的一个缩影。

外延基地生产的蔬菜主要销往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南方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基地。通过物联网,外延基地蔬菜生产与上海市场蔬菜销售实现视频实时联通。市民在长三角的蔬菜市场,随时能看到兰陵大棚内蔬菜生产的过程,买到放心菜;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的数据不仅能够协助商户采购,更可以帮助兰陵的合作社适时调整品种以及种植规模。稳定的市场销售,给菜农吃下了蔬菜生产的定心丸。

据介绍,近年来,兰陵县出台了打造长三角“菜篮子”工作方案,促进兰陵蔬菜在品类、品牌、品种、品质、品相上的全面改良提升。同时,兰陵县还与浙江大学合作,编制了“苍山蔬菜”品牌战略规划,培植形成了“苍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苍山大蒜”“苍山牛蒡”“苍山辣椒”3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12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菜篮子”。

智慧农业提升产业水平

5月26日,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经理刘雁滨正领着科研人员研发活体蔬菜项目。这一项目突破了原有的低层立体种植,最高可以种10层,高度可达4米以上,一平方米的单位产量是室外种植的10倍以上。目前,刘雁滨带领团队已研发出近10个新型农业产品和技术。去年绿沃川、垦源、中国农科院兰陵蔬菜花卉基地等引进落地的一批智慧农业和科技研发项目现在也已生根结果。“这种西红柿采摘期达6个月,单株可长到4米高,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60公斤。”在现代农业单体智能化玻璃温室内,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元明介绍。

为方便农民管理大棚,减轻劳动强度,兰陵县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农业生产信息,并安装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监制、水肥一体化、自动化育苗等设备和系统。“一方面利用温室环境信息监测和控制系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发生,另一方面利用产销信息对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兰陵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成高说,“智能化的管理让兰陵蔬菜产业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支部领办合作社聚合力

眼下,正值胡萝卜上市的时节,在兰陵县长城镇前土头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胡萝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收获。

前土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明介绍,全镇胡萝卜种植面积5000余亩,主要集中在沙元村、前土头村、后土头村和徐圩子村等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基地里。

据了解,依托“雁阵工程”,兰陵县已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24家,流转土地8万多亩,助推了农业集约生产和品牌经营,平均带动村集体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培养各类乡村技术人才1201名,带动4500余户群众共同发展。“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兰陵整合土地资源,大户带动小户抱团发展,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让广大社员的经济收益成倍提升,种植风险持续降低。”兰陵县副县长任力介绍。

兰陵县将合作社作为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提升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兰陵县设立了1亿元乡村振兴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整合涉农资金8.1亿元,扶持合作社打造标准化基地、创建农业品牌。”任力介绍,目前,全县合作社发展到2500多家,依托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2020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性收入1.3亿元,社员亩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增收68万元,实现了合作社、社员和村集体“三增收”。

新闻推荐

兰陵县妇幼保健院举行“希望童行 守护健康”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兰陵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举行“希望童行守护健康”活动,为孩子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特别的节...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