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处处景色新 十八里铺镇美丽乡村建设掠影

聊城日报 2021-06-16 10:39 大字

提起农村,很多人脑海中还会闪现出“脏、乱、差”的印象。近年来,莘县十八里铺镇坚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总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来打,全镇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如今,漫步十八里铺镇各村庄,全新的乡村面貌令人眼前一亮。巷道间花木错落,村边绿水悠悠,昔日的落后乡村正在蝶变。

□本报记者 蒲二利 本报通讯员 徐君

“群雁”奋进 村庄蝶变

在十八里铺镇薛庙村,道路两旁隔不远就摆放着一个垃圾桶。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每个垃圾桶下面,都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泥槽。这是村里为了防止垃圾桶移位而建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位,这是该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坚守的准则。

“村里现在的环境真是太好了。”薛庙村百岁老人薛富贵出了家门逢人就说。干部带头、群众齐心,带来了该村人居环境的蝶变。今年春节期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更召集返乡人员齐聚一堂,表达了为村庄发展作贡献的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不久,王学更个人垫资20余万元,重新翻修了三条主街,修通了到户下水道,在路两侧修建了小花池。干部带头冲在前,这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村里的老党员延巧莲、王春贵、王秋海等义务帮忙栽植树木、浇水,家家户户主动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

现在的薛庙村,废旧坑塘整治后栽植了垂柳,5处残垣断壁全部拆除,街巷两侧种植了100余棵黑松树、85000棵小黄杨、200棵垂柳、300余棵月季,小花池里铺植了草坪,高矮绿植错落有致,各色花草随风而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的引领与实干,带来了村庄的蝶变与发展,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化零为整 变废为宝

十八里铺镇高庄村村南有一处废旧坑塘,4年前,这里是个垃圾场,如今,这里已经是绿树环绕、水波荡漾的鱼塘了。

此前,这处废旧坑塘被八九户村民占有,不仅不能规模化利用,还成了村庄环境的“大伤疤”。位于村东、村西的两处废旧坑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些坑塘一定得收归集体。”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彩下定决心,要扭转村庄环境差、村集体经济收入少的局面。李云彩带着村“两委”成员,逐户做工作,最终将废旧坑塘统一收归村集体所有,然后对外承包。村集体收入提高了,村党支部将收入用于公益事业,为村里打了十眼机井,并建设了配套设施。逢年过节,村里还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

乘势而起 全面提升

今年春天,十八里铺镇抓住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投资50余万元,购置树苗1万余株,在全镇69个村庄主要街道进行栽植,截至目前,绿化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

该镇还紧抓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人居环境整治的机遇,对残垣断壁、废旧坑塘等“硬骨头”进行强力整治,镇党委书记、镇长、包管区领导、管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联动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观摩,对标先进村庄,对落后村庄全面提高整治验收标准,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十八里铺镇共拆除残垣断壁210处,整治废旧坑塘40个,68个村庄启动公园修建等项目,一幅幅洁净、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渐次展开。

新闻推荐

热心牵姻缘线 遏制高额彩礼 观城镇:“红娘协会”倡树文明婚俗

本报讯(记者苑莘通讯员薛彦青)“村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风气越来越浓,各家各户的红白事都归村红白理事会管。谁家要是...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