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村”先后输送84位“好兵” 如今建起红色文化展览馆,介绍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战斗故事

农村大众报 2021-06-11 13:33 大字

北街村村支书张宪贵介绍村里的红色历史。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再到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个550口人的村庄,先后为部队输送了84名优秀青年,涌现出一对对父子兵、祖孙兵;村里一面面退役军人风采墙、一块块“光荣之家”牌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里是高唐县赵寨子镇北街村,她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报国村”。

踊跃参军热情高

北街村青年之所以积极参军,与当年陈赓将军驻村留下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1939年1月,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率领部队在河北曲周县的香城固打伏击战,消灭日军300多人。部队需要暂时休整,就在北街村驻扎。村里来了八路军的队伍,他们穿着灰军装,身上挎着米袋。驻扎后,有的拿扫帚给老百姓扫院子,有的去井里挑水,有的帮着做饭。87岁高龄的张丁奎老人2017年去世,生前常对村民们忆起当年这些故事。

北街村村民参阅史料《陈赓日记》,证明当时率领部队驻村的是陈赓将军。这段经历在陈赓的日记里详细记录了下来。正是八路军严明的纪律和视百姓如亲人的优良传统,对北街村村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7年初,冀鲁豫解放区号召“大参军”,北街村当年就有23人报名参军。从1949年至今,全村共计61人参军,现有12人仍在部队服役。这84人上了村里参军报国的光荣榜,悬挂在北街村红色文化展览馆的墙上。

“参军报国至今仍是村里每个青年的最大理想,我们历届村‘两委’也都鼓励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并努力为军属排忧解难,让入伍战士安心服役。”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宪贵说,因为自己身体残疾无法入伍,他把儿子和侄子送去当兵了。

红色基因代代传

如今,在北街村,报考军校、投笔从戎成为传统,村里先后有多名青年学生考入军校献身国防,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徐奎建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服役16年,在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守护国门;张国栋参与了“天宫一号”对接发射任务;王玉贵、徐宝成在新疆戈壁滩和云南发射基地,参与了反导导弹发射任务。2018年北街村退伍的两名战士,一名空降兵退役六级伤残,一名中央警卫团退役八级伤残。

有了几代人的奉献,“报国村”的名字越叫越响。北街村在村委大院建了一处红色文化展览馆。附近的学校也在课余时间多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义务讲解员张宪贵、张鼎义向学生们讲解革命老前辈、老党员、老干部为了革命胜利前赴后继的战斗故事。

好村风传四方

退伍不褪色,即便已经脱下军装,北街村退伍军人在各个岗位上依然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50岁的退役军人张丁亮,1991年退伍后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主要从事温室大棚的建设和维护,立志推广农业现代化技术;28岁的徐凯旋,2016年退伍后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66岁的张在华,1978年退伍后,在村里先后担任小组长、会计、村“两委”成员,深得群众的信任。正因为在部队大熔炉接受了锤炼,他们回到家乡后,把优良作风带到了村里、家中。“我们村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人服刑。”张宪贵说,“每年雨季前村里疏通1000多米的下水道,喇叭上一吆喝,能干活的都出来干,出义务工的有几十口子人。”

村风正、人心齐。北街村成立绿色佳园蔬菜种植合作社,鼓励返乡创业的退役军人加入合作社,整合土地220亩,吸收员工2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8人。蔬菜种植品种10余种,每年合作社亩均效益4000元,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突破,达到2.6万元。又领创了和畯农机合作社,购进大马力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20余台,为近千户、2000余亩土地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

农村大众报记者戎宁

新闻推荐

艺术村落爱书画,苦禅故里文旅兴 高唐县李奇村有农副产品、文化传媒等9家公司入驻

李奇村的街巷。每条胡同名字都很有艺术气息。“每到周末,很多大人带着小孩来我家院里看这些老物件。”5月28...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